十年,旧貌换新颜!"喜迎党的二十大 奋进新晋安"城乡建设专场新闻发布会举行!
时间:2022-09-29 10:25

9月28日上午

晋安区举行

"喜迎党的二十大  奋进新晋安"

区直部门新闻发布会——城乡建设专场


区建设局党组书记、局长李小平,区房管局党组书记、局长林晖榕,区园林中心党组书记、主任林忠,区建设局党组副书记、副局长、区交通局局长陈书元出席发布会,区委宣传部副部长赵辉主持。

区建设局党组书记、局长李小平

介绍了党的十八大以来

晋安区城建发展取得的成就

党的十八大以来,在晋安区委、区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区城乡建设局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贯彻落实省市区党代会精神,坚持“3820”战略工程思想精髓不动摇,踔厉奋发、笃行不怠,着力改善城市面貌、完善城市功能、提升城市品质,对标现代化国际城市建设,奋力谱写城乡发展新篇章。

图片

十年着力市政建设

让城市动脉“通”起来

实施交通缓堵工程,建成福马路、化工路、远洋路等主次干道及支路86条,新改扩建城市道路95公里,完善洋下、连潘、凤坂、鹤林、横屿、火车站周边等片区路网,城区每平方公里的路网密度由4.7公里提升到8.3公里。完成讲堂路、桂香街等124条小街巷整治,实施福新路、琯尾街等18条主次干道、6大商圈共1000余幢建筑楼体的景观整治。开展杆线清理和箱柜整治、缆化下地、雨污管网建设、涝点整治等工程。有效提升了城市品质内涵,提升了城市文明形象。

新店外环路

十年着力水系治理

让绿色风光“活”起来

在全市率先完成辖区内28条内河、10条支流水系综合治理,全面消除河道黑臭水体。完成沿河拆迁约100万平方米,建设驳岸36.8公里,新增串珠公园55个,滨河步道74.3公里,融入晋安文化元素打造光明港特色水街,晋安湖等公园建成开放,实现了“水清、河畅、岸绿、景美”的目标。

十年着力美丽乡村建设

让乡村面貌“新”起来

实现北峰山区59个行政村美丽乡村和幸福家园建设全覆盖,特别是将寿山乡九峰村、前洋村成功打造为省级人居环境试点村。其中,前洋村入选全国美丽乡村示范村,九峰村入选中国最美休闲乡村及第一批国家森林乡村、获评全国开展美好环境与幸福生活共同缔造活动第一批精选试点村,成为晋安北峰山区“颜值”“内涵”兼具的又一张魅力乡村名片。此外,日溪乡梓山村、寿山乡山头顶村等2个村先后被评为省级美丽乡村示范村,宦溪镇亥由村、日溪乡汶洋村等6个村入选市级精品示范村,全方位扮靓乡村振兴多彩底色。

寿山乡九峰村


十年着力历史建筑保护

让城市记忆“焕”起来

习近平总书记在《<福州古厝>序》中指出,保护好古建筑,保护好文物就是保存历史,保存城市的文脉。近几年,晋安区公布历史建筑39处,推荐历史建筑19处,推荐传统风貌建筑261处,完成陈氏大厝等15处建筑修缮,闽越文化展示馆等11处建筑活化利用,形成了普查筛选、确定公布、挂牌保护、修缮维护、活化利用等较为完善的历史建筑保护体系。

陈氏大厝 陈暖 摄

十年着力行业安全监管

让管控治理“严”起来

严格落实常态化疫情防控,加大建筑工地安全生产、工程质量安全监管力度,强势推进燃气安全、钢结构房屋排查整治,严格工程消防审验、店牌店招管理,深化工程建设项目审批制度改革。持续开展“扶持龙头壮大产业”“千名干部进千企”专项行动,扶持建筑企业发展壮大,到2021年底实现建筑业产值433亿元,较2012年的产值翻一番。



 迈上新征程,区建设局将锚定“六个强区突破”“六个走在前列”目标,对标现代化国际城市建设,践行初心使命,勇于担当作为。

坚持高效率推进城市有机更新。加快完善晋安湖“三创园、塔头七期等重点片区路网,完善晋安湖周边及“三创园”纵横交通体系,加快城乡智慧化转型。

坚持高水平提升城乡宜居品质。推进寿山乡岭头集镇环境整治样板工程、鼓山下院周边试点片区高品质饮用水建设等工作,打造一批国际化城市标识。

坚持高标准落实行业安全监管。建立健全安全生产保障体系,大力推广装配式建筑、绿色建筑、公共建筑节能改造。持续优化营商环境,培育本地建筑企业做大做强,助推建安企业快速提档升级。

党的二十大召开在即,区建设局将坚持对标对表新发展理念、主动融入新发展格局,着力抓项目、惠民生、重管理、强保障,以高质量、高水平、高标准推进城区建设,助力晋安高质量发展再上新台阶!

区房管局党组书记、局长林晖榕

介绍了党的十八大以来

晋安区住房保障和房产管理工作相关情况

党的十八大以来,在区委、区政府有力领导下,区房管局紧紧围绕“3820”战略工程赋予晋安区的重大使命,主动融入强省会战略,承接福州都市圈建设,攻坚克难,砥砺前行,推动城区建设不断更新,城市品质不断提升,群众幸福感不断增强。

图片

持续推进旧屋区改造工作

城区旧貌换新颜

习近平总书记主政福州期间,亲自谋划实施了“安居工程”“广厦工程”。十年来,晋安区秉持“以人为本,以民为先”的理念,持续推动这一惠民工程,先后实施了连潘、溪口、洋下、浦下、省拖、前后屿、塔头、沿山片等200多个棚户区、旧屋区改造及零星旧改项目,涉迁群众达8万余户,征收面积3150万平方米。同时,将城市旧改与水系综合治理、古厝保护修复、市政道路建设以及教育、养老、医疗卫生等民生补短板项目紧密结合,统筹兼顾,全面推进,不仅有效改善了城区面貌,而且大幅提升了人居环境水平,使30多万人的居住条件得到明显改善,实现了从“安居”向“宜居”“乐居”的跨越。持续推进的旧改工作,造就了世欧王庄、东泰禾商圈、鼓山新区、五四北新城等高品质城市生活圈,也为晋安湖“三创园”、晋安公园等经济、民生项目提供了宝贵的城市用地,为城市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今年,又启动了华塑小区、三远片区等项目征收工作,总涉迁户数约4000余户,总面积约125万平方米。目前均已完成。

三远片区启动拆除 陈暖 摄

着力提升老旧小区改造工作

人居环境绘新景

晋安区从2012年开始实施老旧住宅小区改造工作,重点解决老旧小区市政基础设施老化、公共服务缺失等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十年来,共改造446个小区、2646栋、10.6万户,总投资8.4亿元。该项工作列入每年区政府的为民办实事项目,常年位居全市前列。

茶会社区8号小院面貌焕然一新 陈暖 摄

全面开展房屋结构安全排查工作

住房安全有保障

区房管局牵头全区房屋结构安全“三年整治”行动,组织对全区房屋结构安全进行排查、整治、管控,在全区推行房屋安全“健康绿码”,实现房屋全生命周期管理;完成农村房屋复查复核房屋达2.4万栋,钢结构房屋排查整治1403处,自然灾害综合风险普查房屋建筑调查5.7万栋。晋安区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及时消除房屋安全风险隐患,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不断强化物业管理工作

小区服务渐规范

区房管局积极联合属地街镇、社区及相关区直部门,充分利用物业行业协会、物业服务企业年度星级评定等,以良性沟通的方式把各种物业矛盾纠纷化解在萌芽状态,建立物业管理长效机制,不断提升物业管理水平。同时聚焦无物业老旧小区,今年以来,区房管局牵头完成了61个老旧小区物业标准化管理试点工作,探索通过业主自管、单位自管、聘请专业物业企业管理等多种方式实现老旧小区物业标准化管理。下阶段将进一步总结推广,力争2023年上半年实现物业管理全覆盖。

大力推进租赁住房建设工作

民生根本有保障

截至目前,晋安区登记公租房保障资格8931户,并大力推动战峰榕寓、龙湖秀山冠寓、晋棠郡、融侨茉香云居等16个、5678套社会租赁住房项目建设。其中战峰榕寓是福州市首批出让、首个开工、首个投入使用的集体土地建设租赁房试点项目。经过几年来的努力,晋安区逐步构建起了国有公房、公租房、社会租赁住房、人才房等组成的住房保障体系,为实现“居者有其屋”的目标提供了有力支持。

战峰榕寓



下一阶段,区房管局将按照“六个强区突破”“六个走在前列”等目标要求,立足房管部门职责,重点推进房屋征收、老旧小区整治、小区物业管理、保租房建设、房屋结构安全排查整治等工作,不断提高管理水平,提升服务质量,创造性地开展工作,努力为建设文明和谐、以民为本、生态宜居的现代新型城区提供有力保障。 

区园林中心党组书记、主任林忠

介绍了党的十八大以来

晋安区园林绿化事业发展相关情况

党的十八大以来,晋安区积极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论述,以创建“山水城市”为目标,利用特有的水网、平原、山体生态特征,遵循可持续发展战略,大力实施园林绿化建设,建成具有福州特色的绿化体系,城市生态环境和市民生活环境得到进一步改善。2018年晋安区政府获得首届数字中国建设峰会花化氛围布置二等奖,鹤林生态公园在全市12个新建生态公园建设考评工作中位列第一名。

图片

推进园林绿化总量增长

十年来,晋安区园林绿化建设管理的投入逐年增加,做到人力、物力、财力三保障,园林绿化水平不断发展,新增绿地面积336.65万平方米。据初步统计,至2022年8月,晋安区建成区绿化覆盖率为50.74%,绿地率为49.35%,人均公园绿地面积为27.62平方米,各项绿化指标位居全市六区六县首位。

加大城市公园建设力度

十年来,新增公园301个(包括串珠公园107个、街头公园186个,综合性公园8个),一年游客量达500多万人次。2012年金鸡山公园重点围绕栈道景观工程项目开始了全面的提升改造,新建了公园北大门,新增了环山路栈道、揽城栈道、山顶观景平台、飞虹桥、金鸡塔等景点。本月,公园西大门康桥中心至金鸡山公园廊道也已建设完成。金鸡山公园已成为晋安对外交流的形象窗口,来公园的游客大大增加,2016年4月,金鸡山公园被全市媒体评为“福州十大人气公园”之一,同年被市民网友评选为“最美栈道”。

同时全面推进晋安公园(牛岗山公园、鹤林生态公园、晋安湖公园)建设,建成后是全市面积最大、生态系统最丰富的城区公园,也是晋安重要的城市生态廊道。公园兼具休闲、娱乐及防洪调蓄等功能,充分体现城市人文与自然景观和谐共生的理念。同时,公园还充分融入朱熹讲学名人典故等元素,彰显文化底蕴,突出地方特色,并将利用智慧公园系统加强生态公园、海绵城市及植物鸟类等科普教育,让游客在游玩的同时,置身科普知识世界。该改造设计项目获中国风景园林学会科学技术奖规划设计一等奖和全国工程勘察、建筑设计行业和市政公用工程优秀勘察设计奖(优秀园林景观设计项目)二等奖。

近几年,晋安区在公园建设过程中融入了三种理念:一是生态理念。通过地形塑造、植被恢复、人工造林等生态修复手段,让山、水、林、城有机相融。二是海绵理念。作为福州海绵城市建设的试点,致力于把公园塑造成一个能吸水、蓄水、渗水、净水的“大海绵”,发挥雨洪公园作用。三是绿道理念。致力于打造片区生态公园及绿道系统,让群众“推窗见绿、出门见园、行路见荫”。

实施道路绿化提升建设

近十年来,晋安区坚持城市绿化工作科学规划、品质建设、精细管理,以“全民动员,绿化福州”“绿进万家、绿满榕城”等活动为契机,先后完成福飞路、鹤林路、岳峰路等21条道路的绿化提升改造;完成琯尾特色文化街区绿化改造项目、寿山国石馆馆前公园改造工程、铁路沿线绿化景观提升工程、寿山乡九峰村、前洋村村庄绿化工程、福飞北路至红庙岭垃圾综合处理厂沿线绿化建设等15处大型绿化项目建设,全力推进“三百米见绿、五百米见公园”的战略建设目标,城市绿地系统进一步改善,园林绿化水平不断提高。

提升树木绿地养管水平

从2015年下半年起,晋安区区管绿地全面精细化管理,正式推行绿化社会化养护,引进优秀的社会养护企业,实行管养分离的体制创新改革,大大提高了养护水平及效率。目前,晋安区管绿地面积97万多平方米,区管道路行道树3.6万多株。区管行道树和绿地每年均实现多轮修剪,并做好浇水、施肥、病虫害防治及缺株断档补植工作。与以前相比,城乡结合部绿化带的脏乱差以及各种占绿毁绿现象有了很大改观,园林绿化面貌焕然一新,绿化成果得到有效保护。

打造园林绿化工作亮点

近年来,区园林中心不断探索园林绿化管理新方法,除旧立新,在工作中不断创造亮点。

将园林和传统文化有机结合,提升文化品位。在建设管理公园过程中,发挥每个公园自然生态环境优势,结合当地文化内涵,在公园建设中渗透文化和历史元素,打造晋安区特色公园。晋安公园以挖掘朱熹文化为主,并常年开设福州非物质遗产软木画展览;金鸡山公园内开设有茉莉花主题馆,游客可在馆内品茶、欣赏茶艺,学习了解茉莉花茶历史和文化。2020年改造建成的金鸡山公园茉莉花厅,总使用面积为880㎡,是省图书馆分馆,负一层改造成阅读休闲空间,传统文化VR,负二层改成儿童阅读空间及金鸡讲堂,成为集休闲观景、全民阅读、科普教育、党建续传、惠民文化于一体的重要阵地。在街头绿地的建设中,也着重加入传统文化,象兴路长河路交叉口新建的街头公园,在有限的空间内添加木雕艺术、建设龙舟房,实现“园林”+“传统文脉”有机结合,有效融入了当地传统历史文化元素(象园木雕文化、龙舟文化),极大提高了该片区景观效果,既为市民提供休闲去处,也传播了当地特色历史文脉。

金鸡山公园茉莉花厅

改变理念,提升公园管理水平公园管理方面,区园林中心坚持早介入,从公园设计、建设的时候就开始跟踪,及时发现问题,提出改进意见,建设管理“无缝对接”是晋安园林人在实践中探索出来新模式。根据公园特点及实际情况制订管理制度,严格执行公园各类管理考核制度。经过多方面的探索和管理实践,公园的保安服务、保洁服务、绿化养管服务等已全部采用公开招标的方式向社会采购服务,实现养护主体和监管主体分离,实现公园管理规范化、科学化。打造智慧公园将现代科技运用到公园管理中。区园林中心将智慧公园理念纳入公园规划中,不断完善智慧公园的建设。在公园内设置了免费无线网络、植物简介二维码以及海绵、生态科普牌等,并通过物联网、计算机、移动互联网等技术,将公园的基础要素,如游客、景点、地图、植物、网络、基础设施等数化,再通过后台数据的分析、提炼、连通,起到了对内更好地提升公园的精细化管理水平,对外更好地向游客提供便捷化的信息服务作用。




如今,走在晋安区的街头,绿树成荫,园林美景遍布;风格不一、大小各异的串珠公园已经遍地开花;假日里人们到公园里尽情游玩,呼吸新鲜空气,感受大自然的魅力。这些处处彰显了宜居的生态文明城区品质,这是十年来晋安区园林绿化事业交出的一份成绩斐然的答卷。

成绩属于过去,未来任重道远,今后,区园林中心将坚持“3820”战略工程思想精髓,进一步落实中央、省、市、区关于生态文明建设的部署要求,狠抓各项工作任务落实,打造更宜居、生态的城市环境,以实际行动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

区建设局党组副书记、副局长

区交通局局长陈书元

介绍了党的十八大以来

晋安区农村交通事业发展相关情况

党的十八大以来,在晋安区委、区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区交通局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四好农村路”和“交通强国”重要指示精神,坚持以服务乡村振兴为出发点,发挥好交通“先行官”作用,探索打造独具晋安特色“全景公路”,切实提升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目前,晋安区农村公路总里程达到417.32公里。先后获评省级、国家级“四好农村路”示范县(区)、全景公路鼓宦线获评首批全国“十大最美农村路”荣誉称号。

图片

 

农村公路路网日臻完善

农村公路建设力度空前。全区累计投入农村公路建设资金9.8亿元,累计新(改)建各类农村公路达112公里,为3.1万山区群众打通了出行的“最后一公里”,构建起北峰山区“一环两纵两横”的主干线,形成“外联互通、畅乡入村、安全便捷、美丽整洁”的农村路网体系。

农村公路惠民广受赞誉。晋安区全面推进乡道新改建、老旧村道“单改双”和自然村道建设工程,10年来共消除边远的交通“瓶颈”村24个,实现北峰山区农村公路从“村村通”到“户户通”的目标。

农村公路探索创新品牌。首创“四好农村路”升级版“全景公路”概念和品牌,结合晋安实际,坚持从科学实用、宜人和谐、自然美丽的角度,突出党建引领,培育特色文化,打造形成鼓宦线等4条100公里的“全景公路”。


农村公路管理水平明显改善

农村公路管理制度完善健全。先后制定出台《晋安区“四好农村路”工作实施方案》《晋安区农村公路路长制实施方案》《晋安区关于创新农村公路管理机制体制的实施意见》等文件,强化了农村公路制度保障。

全面推行农村公路“路长制”。全面落实“路长制”和“乡村道专管员制度”,配足乡村道专管员6人,推行“路长制”APP平台,形成区、乡、村联动合力,协同推进农村公路养护、应急处置、路政管理等工作,农村公路治理能力显著提高。

路域环境综合整治常态化开展。建立由交通执法、路政养护、建设、市场监管等多部门和属地乡镇组成的联动协作执法体系,有效营造了“有序、便捷、安全、公平”的道路运输环境。

农村公路通行环境持续提升

农村公路养护工作不断加强。累计实施农村公路养护提升680公里,农村公路安保工程330公里、危桥改造4座,农村公路服务品质、防毁抗灾能力、运行安全水平显著提升。

农村公路抢险能力极大改善。建成功能齐备的农村公路养护应急基地1座、公路站2座,组建养护技术专业精干的施工队伍,建立起北峰山区应急抢险网络节点,做到小修项目“24小时”办结。

创新推行推广灾毁保险制度。推广灾毁保险新模式,对区属管养农村公路、构筑物及其附属设施进行投保,能够有效减轻水毁资金压力,有力保障了灾毁公路的及时抢通和修复。


农村公路运营水平明显改善

城乡客运一体化迈出新步伐。建成集农村客运、物流、旅游服务、便民超市、应急抢险物资储配等多功能为一体的北峰综合运输服务站,已开通8条客运班线及3条周末班线,每日运送客流约500人(次),实现“客货通达、惠民便民”重要目标。

打造“交邮融合”服务品牌。积极推进北峰山区客货邮融合发展,利用覆盖镇村的农村客运班车作为“邮车”,在北峰山区建成10个合作村邮点,推动邮点下沉到村,打通山区群众幸福出行、物流配送、邮政寄递的“最后一公里”。




未来,区交通局将树牢“永远在路上”的奋斗精神,以更大的投入、更高效的管理、更专业的养护、更科学的运营,扎实推动晋安高质量“四好农村路”建设再上新台阶,以实际行动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

一是坚持项目带动,实现路网再升级。在总长417公里的“一环两纵两横”北峰山区网络基础上,实施新(改)建农村公路30公里,构建“外联内畅”的交通新脉络。

二是大力夯实基础,管理养护再加强。以打造“全景公路”为亮点,实施农村公路养护提升200公里。

三是努力争创先进,正面宣传再扩大。持续打造全国“四好农村路”建设工作,争创全国城乡交通运输一体化示范县(区),打造“交通运输+邮政快递融合”服务品牌,进一步提升城乡交通服务水平。

来源:晋安区
附件下载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

政策文件
相关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