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安区奋力推进养老服务业高质量发展
时间:2021-10-18 09:19

  

  十四五规划提出,推动养老事业和养老产业协同发展,健全基本养老服务体系,发展普惠型养老服务和互助性养老,支持家庭承担养老功能,培育养老新业态,构建居家社区机构相协调、医养康养相结合的养老服务体系。近年来,晋安区加快养老服务供给侧改革,坚持政府、企业、社会多方投入,机构、社区、居家三方联动,医养康养、智能、互助多元并举,推动养老服务水平迈上新台阶,2020年获评首批国家森林康养基地,连续两年获得国家发改委城企联动普惠养老项目资金扶持,顺利建成并投入运营全省首例养老领域PPP项目,五星级农村幸福院数量、五星级照料中心数量连续两年位居同期全省前两位。

  一、创新多元供给方式,丰富养老业态

  一是坚持政府主体主动作为。在全省率先将PPP模式引入区社会福利中心项目建设,通过“缺口补助”方式引入实力资本方投建用地52.5亩、总投资1.5亿元的五星级养老机构——晋安区社会福利中心。大力支持区社会福利中心、长青颐养园申报国家城企联动普惠养老项目,获得中央、省专项扶持资金。推动闲置资源转产转型,充分挖掘闲置的商务办公、企业厂房、医院等存量房屋举办养老服务机构,多渠道增加养老设施供给。盘活国企闲置场所建设鼓山镇和象园街道照料中心,投入约1000万元连续两年将农村幸福院提升列入为民办实事项目,全区每千名老年人拥有床位数从2016年的15.7张增长到202047.9张、增长205%二是强化产业资本强力作为。全力运作,引进世界500强企业泰康保险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在我区登云水库东侧114.6亩地块,打造大规模、全功能、国际标准的高品质医养社区——“泰康之家·福园”,将新增1500个养老床位;全国老牌知名养老企业福建省福龄金太阳健康养老股份有限公司于20218月竞得我区连江北路西侧26.43亩养老服务设施。《福州市中心城区养老设施布局专项规划(2020-2035)》规划我区机构养老配置14070张,每千名老年人床位数达82张,其中保留2130床,新增11940床位,新增用地面积47.5公顷,位居城区前列。三是吸纳社会慈善资本作为。引进公益慈善组织中国华侨公益基金会,计划自2021年起每年投入1000万元实施“困难老年人家庭适老化改造项目”,平均每户投入约10万元,切实解决老年人在居家养老中的实际困难,为老年人营造一个更安心舒心的生活环境。

  二、构建三方协同体系,优化养老环境。

  一是强化机构养老普惠导向。晋安区社会福利中心项目通过政府缺口补助及国家城企联动普惠养老项目专项资金支持,运营期内床位费用单价降为960/,老年人入住付费均价在3500元左右。长青颐养园300张普惠养老床位按照同类别养老标准实际执行价格优惠5%,低于市场价收费。通过政府政策和资金支持,推动企业建设运营成本下降,为老年人提供价格合理的普惠养老服务。此外,长青养老集团开展老年人助餐服务针对困难老年人和80周岁以上高龄老年人按照8元、12元优惠价格收费(市场价打八折),物美价廉,切实保障困难老年群体。二是突出社区养老公益导向。瞄准老年群体最难、最共性助餐问题,实施“政、企、社联动,送餐到家门”惠民工程,通过企业承担、政府扶持、社区落实的方式,采取“中央厨房+社区配送”的模式,将老年餐送到老人“家门口”,切实解决老年人吃饭难题。其中,重点发挥社区养老服务站公益设施作用,全区所有社区养老服务站均免费向助餐企业提供,作为社区老年人集中就餐点或取餐点;社区为助餐点无偿提供配备餐桌、餐椅、消毒柜等设施设备,既节省成本,又方便群众。同时,社区联动助餐企业开展宣传,动员社区助老员、志愿者以及退休老党员、热心老人力量,共同推进老年餐推广及提供配送服务。三是探索居家养老亲情导向。探索推行家庭养老床位,通过实行建床补贴和“以奖代补”的优惠政策,鼓励养老服务机构为辖区内有需要的老年人建立家庭养老床位,根据老年人的意愿和需求,依托养老服务机构,通过增加紧急呼叫、安全扶手、护理床、地面防滑等适老化智能化设备,上门为老年人提供专业照护服务,将养老院般标准化的服务搬进长者家中,既满足老年人居家安养的愿望,也一定程度上减轻了相关家庭的经济和照护负担,让老年人能更好地享受家庭成员的亲情关怀,并在我区首批建设484张家庭养老床位。

  三、深化精细服务模式,提升养老品质

  一是打造“医养+康养”养老模式。依托覆盖率达66.75%的森林资源,发展绿色康养产业,探索以“慢养、避暑、体验”为特点的森林康养基地模式,提供养心、养性、养眼、养老等系列康养服务,成功获评首批国家森林康养基地。在华煦养老院设立二级专科医院并开通医保,支持西园老年公寓建成全市首家内设的护理院——长青护理院,全面开通省市异地医保,日溪乡敬老院、卫生院一体化建设,提升改造为“医养结合服务中心”,其他养老服务机构内设医务室或与医疗机构签订合作协议,为城乡老人提供均衡的医养服务,解决城乡老人“后顾之忧”。二是推行“智能+入门”养老模式。建成智慧养老服务平台,为全区5644名特定老年人建立基础信息及健康档案,有效整合区域内养老服务资源,合理调配养老供需平衡。发挥互联网高效、便捷的优势,立足多层次、主动性、全天候的服务标准,专门组建一支33人的助老员服务队伍,为低保、特困、失独、失能、半失能老人提供紧急援助、主动关爱、健康管理等线上信息服务,开展助洁、助餐、助浴、助残、助行等线下上门服务,目前累计开展上门服务11176人次。三是创新“社工+互助”养老模式。通过政府购买社工服务的方式,在各平原镇街设立社工站,依托社工站整合社会资源优势,将法律援助、家电维修、专家义诊等为老志愿服务搬到老年居民的家门口,带动辖区内退休党员、志愿者和爱心人士等群体共同参与养老志愿服务。推进闽台融合,开设福建省首家“乐龄学习中心”,由台籍大学副教授吴旭平主导,利用台湾“深耕”社区营造多年的经验探索融合两岸经验的银龄共学共乐养老社区新模式,培育社区里有一技之长的老人当乐龄老师,第一批已有18名社区老年人通过培训获得“乐龄教师合格证”,鼓励长者走出家门,以课交友,老有所学,老有所乐。

来源:晋安区民政局
附件下载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

政策文件
相关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