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美!美!晋安这里“焕新生”!
时间:2022-09-23 09:17

  在晋安东区水系治理项目包中

  有这样一条河——陈厝河

  它串起浦东河与凤坂一支河

  虽同为河道

  但多年不露“真容”

  藏身在商业、民宅之中

  其下的河沟暗流涌动

  因久未见天日

  加之垃圾、污水肆意入河

  曾经的河道成了藏污纳垢之所

   

  整治过程中的陈厝河(资料图)

  这一切

  在2017年实行河长制后

  有了彻底的转变

  暗涵变明渠,旧貌换新颜。2017年7月份,晋安区通过“掀盖”、清淤、截污等综合施策,历时半年,让陈厝河去黑除臭,恢复“容貌”。当年12月,1.1公里的治理河段已经实现消除黑臭的目标,“掀盖”工作彻底完成。经过绿化改造,陈厝河成为美丽的生态景观河道。

  陈厝河的治理项目紧紧围绕市委市政府提出的水系治理“7+5”核心原则,按“控源截污、河道清淤、管道清疏、引水、水多、水动、水清”和“拆违、种树、建景、修路、亮灯”等内容,依序或同步开展截污、清淤、河道整治、生态补水和生态修复、水质净化、景观和智慧水务等7项工程。

  

首先
    新建全长800米的截污管与1座容量1500立方米的调蓄池,让污水不入河;对沿河排口进行细致清疏,同时,在陈厝河内开展多轮机械清淤、原位固化脱水等标准动作,为河道最大程度“减负”。而“引水、水多、水动、水清”就是在光明港新建1座补水泵站,敷设700多米的补水管,从光明港“借”水。同许多晋安东区的“兄弟”河道一样,陈厝河还被辅以浮动湿地、造流曝气、太阳能水循环复氧控藻、微生物制剂等生态修复措施,让河道“活”起来。  
随后
    就是拆违、种树、建景、亮灯。2018年3月,为扮靓“由暗变明”的陈厝河,在消除黑臭的基础上,设计单位以景观优化为重点,按“一河、两岸”功能布局,形成以陈厝河及两岸为主线的带状滨水空间,让这里成为市民休闲的好去处。

    

  如今的陈厝河

  两侧遍植柳树,美人蕉、风车草、香蒲

  等水生植物

  

  园路旁

  每隔一两米就可见到

  朴树、香樟撑起“绿伞”

  

  

  绿地内

  乌桕、腊肠树等多种色叶植物

  带来不一样的色调

  

  河畔串珠公园内

  还点缀着蓝花楹、黄花风铃木、美人树

  等开花树种

  不同时节均有花可赏

  

来源:晋安区
附件下载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

政策文件
相关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