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福之声 | 晋安:聚焦社区居家养老“三难题”实现“三提升”
时间:2022-10-04 15:47
晋安区委办 有福之州 2022-09-26 18:42 发表于福建

调查研究是做好工作的基本功,是谋事之基、成事之道。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更没有决策权。

为了更好提升“三服务”水平的实际成效,更好服务党委决策、探索发展思路、交流工作经验,我们征集整理了多方面、多领域的调研文章以及福州各县(市)区特色经验做法,于“有福之声”专栏持续推送,供大家学习交流。

现将晋安区委办《聚焦社区居家养老“三难题”实现“三提升”》文章推送如下:



矩形色块

近年来,晋安区围绕社区居家养老“基准服务内容不一”“供给能力不足”“持续运营支撑不力”三大难题,以老年助餐服务为切入点、以培育实力专业机构为着力点、以可持续运作模式为关键点,创新打造“机构社区居家一体化运作,兜底普惠高端多层次供给”服务机制,推动社区养老服务能力和水平实现新提升,老年人幸福感获得感显著增强。

01

聚焦“基准服务内容不一”难题


推动社区居家养老服务内涵提升

全面推行“近邻食堂+乐龄中心”社区居家养老服务模式,着力解决养老设施基本功能不全、服务内容参差不一问题。

一是提升服务设施“四化”标准。配置标准化,“十四五”期间,每个乡镇(街道)按不少于2000平方米的标准配套照料中心,按不少于300平方米的标准建设示范长者食堂,每个社区至少配备20个就餐位。团队专业化,政府专职助理员与机构社区养老专员有机融合,每个乡镇(街道)按不同人口数配置专职管理员3-5名,每个社区至少配备1名专业助老员。管理规范化,统一规范标识,持续优化食品安全、财务、公开公示等管理制度,做到运营场所目标任务明晰、业绩考核有据可查。服务个性化,全面掌握辖区老人基本情况,鼓励因人因地提供个性化助老服务。

二是加快老年助餐工程建设。全区共盘活公建场所近10000平方米,以免费或低偿方式,按照“中心厨房+社区配餐”模式全面布局长者食堂,2022年6月,平原6个乡镇(街道)已布局300平方米以上示范长者食堂建设,年底将实现80个社区长者食堂全覆盖,同时全面推行“一荤两素一汤10元基本餐、特困低保老年人定额免费、不同年龄段老年人分层分类优惠”的助餐服务标准。

三是推行“乐龄中心”服务模式。聘请全省终身教育促进会台湾专家吴旭平教授为社区养老顾问,打造“共学、共餐、共伴”与“自助+互助”相结合的“三共两助”服务模式。依托全省首家一站式多功能老年服务平台“乐龄学习中心”,发展“自主学习服务团体”,培育“乐龄教师种子”,实现“小老助中老,中老助老老”的良性互动,努力满足社区长者多方位需求。

02

聚焦“供给能力不一”难题


推动社区居家养老运营主体提升

积极引入养老领域龙头企业,通过“机构+社区+居家”三位一体运营模式,带动辖区养老机构提升供给动能。

一是突出龙头引领。发挥生态环境优势,抢抓乡村振兴机遇,引进世界500强企业泰康保险集团,投建国际化高品质养老社区项目“泰康·福园”,一期预计2024年投入使用;创新养老领域社会资本引入机制,联合福建华荣集团打造全省首家PPP模式建设运营的社会福利中心;捕捉政策窗口期,成功申报晋安区社会福利中心、长青颐养园等2个项目共800张国家城企联动普惠养老床位。落实实力机构全面参与社区居家养老“五项举措”,全力提升194名社区养老从业人员专业素质。

二是创新发展路径。以龙头机构承接政府兜底服务为切入点,开辟机构服务向乡镇(街道)照料中心、社区站点、家庭床位建设、适老化改造等领域拓展的社区养老服务项目一体化运作路径,不断健全完善养老服务链条。目前长青集团、微尚公司分别承接全区5714名“6+1”类特殊困难老人居家上门服务484张家庭养老床位建设和80个社区养老服务站站点运营。

三是强化集约供给。通过一体化运作,实现一家实力机构专营或跨镇街经营照料中心、社区站点、家庭床位,依托龙头机构的规模效应和健全服务,优化布局“十五分钟养老圈”,构建“活力老人在社区、半护老人在居家、全护老人在机构”的养老助老新局面。近一年,由社区居家养老转入两家龙头养老机构的老年服务对象超100人。

03

聚焦“持续运营支撑不力”难题


推动社区居家养老盈利模式提升

坚持“保本微利”导向,着力改善社区居家养老人力成本高、“老人无感,企业难为”现状,助力社区养老服务可持续发展。

一是强化多方联动。由政府牵头,国企、民企、社会综合施力,发挥政策资金叠加效应,注重将优惠政策倾斜到运营镇街公建照料中心、长者食堂等社区养老项目的机构。已建成的示范长者食堂、社区助餐点原则上运营期固定为10年,并根据机构实际投入状况免租5至10年;对推进家庭床位建设的机构,采取“预拨+结算”方式缩短资金拨付周期。至目前,已带动各类社会资本投入达22亿元。

二是丰富支持体系。依托政府购买社工服务设立社工站,整合社区资源探索“互助积分”养老模式,通过社区助老员、志愿者、梯位长以及退休老党员、热心老人等力量共同推进老年餐配送、家电维修等志愿服务,鼓励有余力的长者通过志愿服务积累“养老积分”。联合福建海峡银行专属定制“银龄福卡”,老年人可持卡通行于全市所有长者食堂网点,享受长者优惠营养餐。引导爱心企业、社会组织、慈善力量等参与长者食堂建设,如鼓山镇东山新苑社区长者食堂已面向全市低保户、军人家属及60周岁以上长者等免费提供素食午餐。

三是提升服务质效。优化全区社区居家养老布局,合理确定机构服务半径,将全区社区居家养老服务划分为若干片区,原则上一镇街社区居家系列服务由一家机构实施,并引导其按照“保本微利”原则提供持续稳定服务。以老年群众满意度为重要指标,实施优胜劣汰的“赛马机制”,完善“亮晒比学”的监管考核评价体系,引导机构深耕细作,不断增强养老服务行业可持续发展的内生动力。


来源:晋安区
附件下载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

政策文件
相关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