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福州市晋安区2020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及2021年计划草案的报告
时间:2021-02-07 15:35

各位代表:

  受区人民政府委托,现将晋安区2020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及2021年计划草案的报告提请会议审议,并请区政协委员和列席人员提出意见。
  一、2020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
  2020年,是“十三五”规划收官之年,也是新中国历史上极不平凡的一年。全区上下凝心聚力攻坚克难,统筹常态化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深入开展“双百双千”“抓项目促跨越”等专项行动,扎实做好“六稳”工作,全面落实“六保”任务,经济运行企稳向好持续回升。全年预计实现地区生产总值985亿元;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768亿元,增长36%;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16607亿元,增长37%;第三产业增加值67382亿元,增长7%。固定资产投资61612亿元,比增73%。一般公共预算总收入3358亿元,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2288亿元。进出口总额232亿元,实际利用外资9亿元;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91082亿元,增长18%。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48530元,增长42%;农民人均纯收入23281元,增长68%。
  (一)疫情防控与经济复苏两手抓
  年初以来一段时间新冠肺炎疫情形势严峻,我们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理念,动员全社会力量群防群控,社会各界人士勠力同心、众志成城、共克时艰,决胜疫情阻击战,并持续坚持“外防输入、内防反弹”联防联控工作机制。围绕增产增效目标,以“双百双千”专项行动为抓手,落实“区领导包干联系企业”“一企一议”等工作机制,采取有力措施解决企业痛点难点堵点,全力为企业排忧解难,有序有效推动企业复工复产、复商复市,确保产业链供应链稳定,全区列入“双百双千”增产增效行动的248家各类企业均实现正增长。
  (二)创新动能持续蓄积发力
  坚持创新核心地位和引领作用,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全年累计兑现各级各类科技创新惠企资金328项共计6500多万元,有力推动各类创新资源要素加速生成集聚,为高质量发展超越提供动力引擎和科技支撑。规上企业R&D纳统总经费达7亿元、比增167%。推进创新主体全链条培育倍增,国家高新技术企业总数继去年首破百家后今达221家,数量跃居全市第三;省科技小巨人领军企业增至50家、年度评价入库科技型中小企业152家。新认定省级新型研发机构和省级技术转移机构各4家、市级行业技术创新中心2家。深入推行科技特派员制度,选认省市区个人科技特派员73个、团队6个、法人2个,新认定现代农业创新基地3个,认定省级、市级星创天地各2个。“高意通讯”获评省级专家服务基地,“四创软件”获评国家级博士后科研工作站,“拓天生物”跻身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库。“思嘉环保”等3家企业获得省科技进步奖一、二等奖。“图宇燎原”等3家企业获得省市创新创业大赛奖项,“中信网安”摘得全国大赛优秀奖。引进各类高层次人才296人,设立我市首个区级博士之家,“智汇晋安”人才驿站入选首批省级人才驿站。
  (三)产业转型不断优化升级
  持续推进“三个晋安”建设,三次产业结构进一步调整优化,加快数字技术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加快新旧动能转换,推动传统优势产业与战略性新兴产业、城区都市型产业与山区特色产业协同发展。
  1、数字经济风生水起。“数字晋安”赋能实体经济,东二环智慧经济示范区项目亮相第三届数字中国建设峰会,成立运营全市首家数字投资区属国企。榕滴成品油新零售电商、卖好车汽车流通服务平台等数字经济项目落地。深化“互联网+先进制造业”行动,“中电福富”入选首批省工业互联网示范平台。“中信网安”获评“瞪羚企业”。“盛辉物流”“慧舟科技”等4家企业项目获得省数字经济专项资金支持;深入实施“数字晋安”行动计划,推荐13个项目纳入市新型基础设施建设重点项目库,总投资15296亿元;15个项目纳入“数字福州”建设,总投资4622亿元。数字经济规模约440亿元,占GDP的47%。
  2、消费升级方兴未艾。大力推进现代服务业迭代提速升级、提升打造东二环泰禾、世欧王庄、火车站、五四北泰禾等智慧商圈体验品质,建成东二环泰禾广场市级夜色经济体验示范街区,以点带面推动“夜色经济”提档升级,大力发展“夜晋安”消费升级新业态新模式;通过区及乡镇街领导带货直播促消费推介活动,整合商圈商贸企业资源,引导鼓励大商圈商超利用节庆开展“嗨go晋安”等大促销活动,以线上发券带动线下消费复苏,多措并举促进消费升级提质扩容。福州宜家家居商场盛大开业,东区地标性新商圈呼之欲出。大力推进园中、益凤、汤斜三大物流园项目建设,发挥盛辉、盛丰等物流企业头部效应,推动物流产业数字化赋能和智能化升级。
  3、乡村振兴蹄疾步稳。以乡村振兴全面铺开为抓手,推动城乡区域联动、新型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协调发展。落实省市乡村振兴试点工作,“一革命五行动”深入开展,全区农村无害化厕所普及率、农村垃圾治理率、“村植千树”村庄绿化率均达100%,实现行政村污水治理和美丽乡村“初级版”全覆盖。巩固深化“四好农村路”建设,鼓宦线获评全国“十大最美农村路”。深化“绿色晋安”建设,以“旅游+”模式,发展民宿、农家乐、旅游文创,持续推进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获评省级全域生态旅游示范区、国家森林康养基地。特色农业生产形势持续向好,新增绿色生产示范基地、500亩蔬菜生产基地、30亩水果引种示范片各一处;新增“三品一标”认证2个,完成90个农业信息进村入户“益农社”站点建设,建成市级农业物联网应用、数字农业示范基地各1个。
  (四)项目建设卓有成效
  贯彻落实“五个一批”项目推进机制,紧盯关键产业和重点领域,狠抓项目开工、在建、竣工等关键环节,“抓项目促跨越”专项行动增强重点项目支撑带动作用。麦克赛尔研发生产基地项目竣工投产,永正检测大数据研发中心总部、爱摩轮商业广场开工建设,全年共完成开工项目237项,完成竣工项目110项,综合考评全市第三。6个省重点项目和103个市重大项目总投资约2017亿元,535个省“五个一批”项目,总投资3842亿元。深化招商联动机制,推出“投资晋安”小程序,采取线上“云签约”、线下“一把手”挂钩推进,招商效率显著提升。引进落地华为及IGG福建区域总部、德弘科技研发中心等招商项目618项,项目总投资176579亿元,其中产业链项目6项,技改项目134项,招商行动排名全市第三。
  (五)市场主体活力涌动
  纵深推进“放管服”改革和“互联网+政务服务”,在“一窗受理”的基础上,在全市首创“通窗通办”服务,积极落实营商环境30版和35版,推出行政审批智慧“秒批”服务和“一件事”集成套餐服务,电子证照生成率和应用率全市第一。简政放权七类企业投资项目核准权限,依托省项目在线监管平台、“晋安政务APP”、微信公众号开展项目网上预审;推行重点项目、重点企业“绿色通道”“全程代办”,全年办理政府投资项目审批类37项、企业投资备案项目800多项。建立晋企优服卡、金融特派员进楼宇等新机制,加强政策要素优化营商环境。
  (六)民生福祉不断增进
  全年完成50件省市区为民办实事项目,推动民生补短板增福祉提标扩面。教育资源不断充实,福州则徐中学桂湖校区等10所学校项目建成投用,新增学位6090个。学前教育普惠率覆盖面达9446%,公办率达6051%。大力推进19所人工智能试点校建设;“健康晋安”有效推进,区医院一期新大楼、省儿童医院建成投用,建成居民电子健康档案和电子病历数据库,实现区域医疗卫生信息互联互通,省级慢性病综合防控示范区创建工作通过验收;文体事业蓬勃发展,承办第25届市运会4项赛事并取得赛会团体总分第二的创历史佳绩。区非遗展示馆、西园软木画乡村非遗传习所揭牌成立,实行区图书馆总分馆服务体系;就业形势持续稳定,城镇新增就业人数18万余人,失业人员再就业064万人;养老服务保障加强,全省养老领域PPP项目—区社会福利中心正式全面运营,该中心及长青颐养园计800张床位列入国家城企联动普惠养老项目,特困人员供养率全市第一。
  (七)社会治理有效推进
  全面推进全国农村社区治理实验区创建工作,完成18个村庄规划编制,寿山乡获评省级乡村治理示范乡镇,九峰等3村获评省级乡村治理示范村。在全省率先建成市域社会治理实践基地,推行“晋我家”智慧社区数字治理新模式;成立全国首家两岸社区交流中心,搭建两岸交流融合新平台。持续深化“平安晋安”建设,不断完善“智慧云防”系统,优化接警处置、反恐处突、合成联动机制,提升治安防控能力;纵深推进扫黑除恶专项斗争,组织开展“飓风肃毒2020”会战、净土、云端、“净网2020”等专项行动,治安状况持续向好。深入开展重点行业关键领域安全生产专项整治,进一步完善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实施房屋结构安全隐患大排查大整治行动,健全完善隐患排查和安全预防控制体系,持续强化安全生产基础能力和应急管理体系建设。积极融入第二批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示范城市创建工作,全区各部门归集上报法人和自然人信用信息数据94万条;根据权责清单梳理制定双公示信息目录,开展行政许可、行政处罚“双公示”,创新“信用便民惠企”应用场景,委托第三方开展“信易贷”评级工作,建立“茉莉分”信用分档服务机制。
  (八)城区颜值品质双提升
  着力打造宜居宜业宜游“魅力晋安”金质名片,累计实施56个民生基础设施建设项目,新(改)建市政道路15公里,新店外环路、站东互通、华林路延伸段、前横路快速通道等省市重点项目加快推进。建成14个公共停车场,新增停车泊位数1647个。新基建加快布局,新增300台标准充电桩,建成659个5G基站,在全省率先实现主城区5G网络连续覆盖。旧屋区改造工作持续推进,完成鼓山沿山片区等9个旧屋区、300万平方米房屋征收,出让土地1033亩,开工建设安置型商品房200万平方米,完成洋下等32个项目、1万户、102万平方米回迁选房。实施老旧住宅小区综合整治14个,完成老街巷保护整治25条、道路缆化下地80条,老城区“十位一体”及新一轮城市品质综合提升项目全面落实。国家生态文明示范区创建深入推进,落实“河湖长制”强化内河水系常态长效管养;完成“拆墙透绿”100个点位、改造提升绿地绿化面积逾100万平方米,建成街头小公园80处;获评生活垃圾分类工作先进区,通过省级文明城区总评。
  总的来看,2020年突发疫情给经济社会发展带来不小的冲击,但复工复产、复商复市各项举措有序有力,主要经济指标企稳回升态势明显。同时我们也要清醒地看到,疫情和外围环境仍存在诸多不确定性,经济运行和社会发展仍面临不少困难挑战:一是工业减停产面、服务业负增长面依然较高,一些企业生产经营存在困难;二是具有支撑引领作用的项目不足,工业固投下滑明显,固投整体回升缓慢;三是受全球疫情蔓延及贸易保护主义影响,世界经济陷入衰退,外贸出口形势依然严峻;四是地方财税增收困难,财力支撑保障有限,民生领域建设离群众的美好生活需要仍有一定差距。为此,我们要增强风险与机遇意识,统筹安全与发展,树立底线思维和系统思维,保持战略定力和斗争精神,积极应对困难挑战,于危机中育先机、在变局中开新局。
  二、2021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安排
  2021年是中国共产党百年华诞、“十四五”规划开局之年,全区上下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适应新发展阶段,坚持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围绕全方位推动高质量发展超越主题,积极融入建设福州特色现代化国际城市大局中,努力推动现代化幸福新晋安建设再上新台阶。
  按照以上总体要求,2021年经济发展主要预期目标是:地区生产总值增长90%;第一产业增加值增长35%;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长85%;建筑业增加值增长70%;第三产业增加值增长96%;一般公共预算总收入、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长50%;固定资产投资增长90%;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90%;进出口总额增长10%;实际利用外资增长30%。
  围绕年度目标任务,重点抓好以下工作:
  (一)着力构筑现代产业体系
  坚持以发展实体经济为着力点,坚持扶引大龙头、培育大集群、发展大产业,推进产业基础高级化、产业链现代化,持续调整优化产业结构,促进经济发展提质增效,提高区域经济质量效益和产业核心竞争力。
  1、推动现代服务业提质升级。大力发展研发、设计、金融等生产性服务业和家政、餐饮、康养等生活性服务业。深化“平台晋安”建设,大力推动大宗商品供应链、电商销售、物流服务、第三方服务等平台经济发展。建立楼宇经济信息系统和管理平台,加速楼宇经济扩量升级,打造一批高端高值品牌特色楼宇。以全国首批供应链体系建设重点城市为契机,打造三大物流园区域性物流集散中心。推动实体零售转型升级,大力发展夜色经济业态,积极扩大有效需求,增强消费升级带动作用。推进宜家综合体及周边区域规划建设成新型智慧商圈。以数字峰会、世遗大会等为契机,大力推动批零住餐、科教文旅等服务性行业实现线上线下融合,持续加大招商引资和项目落地转化力度,融入基于扩大内需的国内大循环、促进国内国际双循环的新发展格局。
  2、持续壮大数字经济规模。深化“数字晋安”建设,以数字化、信息化培育新动能,推动电子商务、5G商用、人工智能、研发应用等数字技术赋能实体经济发展。通过全国农村社区治理实验区等创建工作创造数字应用场景,充分借力阿里、华为等数字龙头,积极对接引进其上下游企业,以数字领跑产业转型升级;大力推动晋安湖“三创园”福州数字内容产业园等项目建设投产,促进信息技术和实体经济融合应用。通过第四届数字中国建设峰会,加大数字产业招商引资力度,积极对接引进有实力的数字经济龙头企业和优质项目落地晋安,力争在“互联网+”、智慧城市建设、数字经济产业规模效益等方面取得新成效。
  3、加快产城融合转型升级。加快推进晋安湖“三创园”高标准建设,加速8幅以上产业用地整合收储出让,对接引进一批优质产业项目;启动湖塘片区工业用地开发,规划建设高新技术企业标准厂房20万平方米以上,高质量打造主导产业清晰、产业链条完整的新型产业示范园区。拓展产城融合空间载体,完善产业及市政公建配套标准化建设。抓好企业梯队培育,力争新增入库一批规上工业企业,培育一批主营业务突出的“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围绕产业基础高级化和产业链现代化,推动实施一批数字化、智能化技改和业态升级。推动德弘科技研发中心、德通容器等创新型产业项目开工建设,引导支持高意、华科、麦克赛尔等优质企业“两化融合”“互联网+”“上云上平台”,壮大光电器件等先进制造业集群。
  4、深化农旅融合乡村振兴。巩固深化全国“四好农村路”,为“交通+农业+旅游”全域全季全景乡村振兴夯实基础。深入创建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推动龙巢野生动植物王国、永延生态庄园、皇帝洞景区提升改造等农旅融合体加快建设,打响“旅游+”“乡约北峰”全域品牌。大力推进现代农业发展,力争新增若干“三品一标”农产品认证和地理标志商标,积极推进省级养生旅游休闲基地、休闲农业示范基地、宅基地制度改革试点,探索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加速构建新型农业经营体系,促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统筹城乡共建联动协同发展,继续抓好乡村振兴试点示范建设,以点带面推动乡村振兴战略规划全域实施。
  (二)强化发展资源要素保障
  1、坚持创新引领。坚持创新驱动引领高质量发展超越,全方位加快新旧动能转换,提升科技支撑能力。培育一批高水平研发机构和高技术服务机构,推进产学研用深度融合,加快科技成果转移转化与产业化。支持企业牵头组建创新联合体,敢于“揭榜”承担重大科技项目。强化科技型中小企业、高新技术企业、科技小巨人领军企业创新链条培育,激发企业创新创造活力,力争国家高新技术企业净增30%即66家以上;实施R&D稳增长计划,规上企业R&D纳统总量比增15%即8亿元以上。推进科技金融深度融合、“双创”影响力升级,促进人才、技术、资本集聚,深化“数字晋安”建设,打造数字经济创新发展实践区。
  2、夯实项目支撑。增强投资对经济增长拉动作用,积极拓展有效投资空间。强化项目载体支撑作用,开展“抓项目促提升”等专项行动,瞄准新基建、新型城镇化建设、交通、水利重大工程等“两新一重”,围绕旧屋区改造、民生补短板、交通缓堵、战略性新兴产业等关键领域,加强前期项目谋划、储备、生成等工作,形成重点项目库,推动项目滚动接续,形成更多有效投资量。加快推进省市重点项目建设,全力以赴抓好“五个一批”项目攻坚,拟申报省市重点项目83个,年度投资508亿元,大力推进晋安湖公园、“三创园”、配套设施、摩天轮文旅综合体等项目建设。充分发挥项目管理机制作用,推动重点项目按时开工、在建项目提速增效、滞后项目攻坚冲刺。创新推行新入驻项目手续办理“代办制”,配置专职代办“项目管家”,强化项目服务保障,用好“一企一议”工作机制、省市重点项目例会平台,推动项目建设提速增效。
  3、优化营商环境。对标优越营商环境,启动营商环境40版改革,持续推进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持续深化“放管服”改革,进一步压缩各类公共服务事项办理时限,建立健全信用分类智慧监管和“一企一议”协调机制。完善产业园区代办服务机制,创新“晋企优服卡+互联网”机制,推行“金融特派员”制度,继续推进“一件事一次办”改革,推动各项政务服务智能化、便利化,推动“全程网办”“一趟不用跑”事项比例再提升,各类事项网上可办率不低于98%,打造更加优越的营商环境。
  (三)着力美好生活共建共享
  持续提高社会建设水平,健全基本公共服务和社会保障体系,大力增进民生福祉,不断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1、坚持教育优先发展。实施教育强区战略,推动基础教育均衡优质发展,加速推进15个学校项目建设,引进嫁接优质教育资源,推动华中师大福州学校、市教院二附小晋安校区等项目落地,东山中学、浦下小学等9所学校建成投用,不断提升教育教学质量,推进城乡教育一体化发展。采取多元普惠办园模式,扩大普惠与公办覆盖面。构建基础教育与人工智能深度融合的教育新生态。
  2、强化卫健资源保障。筑牢“外防输入、内防反弹”常态化疫情防控社会防线。全力配合推动省妇产医院、省疾控中心、市中医院五四北分院等项目加快建设,加快区医院改扩建二期工程建设。持续推进国家级紧密型县域医共体建设试点工作,提升改造区疾控中心实验室,建成区中医院一期项目、象园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推进基层医药卫生体制深化改革,持续提升区级医疗保障和综合服务能力。
  3、坚持就业引才并举。加大援企稳岗力度,稳定就业鼓励创业。保障企业用工与招聘岗位精准对接,开展常态化职业技能培训,促进重点群体就业创业,推动就业困难人员和建档立卡户稳定就业,确保城镇登记失业率保持稳定。力争全区城镇新增就业16万人,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29%以下。通过“闽都人才聚集工程”“榕博汇”“海外人才周”“2021向幸福之城出发”等大型引才活动,引进并培养一批具有领军潜能、创新潜力的高层次人才和重点产业紧缺急需人才。坚持和深化科技特派员制度,选认省市区科技特派员70人以上。强化人才第一资源,全面落实各项人才政策,充分发挥区人才驿站聚才引智作用。
  4、加强文旅资源供给。巩固深化全国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创建成果,组织实施文化体育惠民提升工程,配合推动市群艺馆、少图馆、科技馆加快建设,进一步丰富公共文化服务资源。规划建设一批运动场地设施,建设30条健身路径,开展15项以上群众体育活动,继续办好鼓岭山径赛、登山健身等品牌赛事,推动群众体育和竞技体育协调发展,营造全民健身浓厚氛围。以第44届世界遗产大会为契机,加快福建协和大学等历史建筑保护修缮及活化利用,推进寿山石、软木画等“非遗进古厝”活态传承,推动新店闽越古城遗址公园及博物馆建设。启动鼓岭度假区新一轮整治提升,将鼓岭鼓山打造成集生态、时尚、复古为一体的国际化旅游度假目的地,全力冲刺国家5A景区。
  5、优化社会民生保障。继续安排实施年度区级为民办实事项目,持续增进民生福祉。大力推进安居保障工程,推进集体建设用地建设公共租赁住房试点工作。大力发展养老保障事业,提升改造农村区域性养老服务中心,持续推进居家养老服务集成改革。推进一批适老化改造、助老食堂项目,推进长青颐养园项目建成投用,继续实施全民参保精准扩面,建立全民参保动态清零机制,推动形成多层次广覆盖的养老服务体系。
  (四)不断提升城区颜值品质
  1、加强民生基础建设。加快推进鹅峰杨廷片区、新店东片区、东三环沿线片区等13块城镇土地成片开发,推进旧改项目征迁扫尾攻坚和已出让地块加速开工建设。优化泉头、洋下、浦下、前屿等片区路网,加快28条市政道路建设,新建一批公共停车场、停车泊位和充电桩;配合推动地铁4号线、城际快线加快建设。统筹城市基础建设和新基建布局,推进老城区更新改造,加快连片旧屋区改造和老旧小区整治。扎实推进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建设,构筑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宜居宜业宜游宜养的现代化城区,以崭新面貌迎接第44届世界遗产大会。
  2、提升社会文明程度。巩固深化全国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试点建设成果,大力推广“志愿晋安”小程序,着力深化文明城区建设,持续提升群众思想道德、科学文化和身心健康素质及城乡文明程度。加强生态文明建设,推动数字园林、智慧公园、绿色庭院等建设工作。深化落实河湖长制,完善长效管养机制,加强内河污染源管控,巩固水系治理成效。常态抓好扬尘、餐饮油烟、土壤污染、主要污染物减排等源头防控和综合治理,坚决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和碧水蓝天净土保卫战和污染防治攻坚战。加快建设连江北、园中城市管理综合体,推进益凤建筑垃圾资源化项目二期建设,实施垃圾分类提升行动,完善环卫基础设施建设和垃圾分类处置系统,建立小区物业长效管理机制,建设城市管理综合执法平台,深化市容管理网格化,加强市容卫生、渣土管控和“两违”治理等工作。
  (五)持续提升社会治理效能
  深化国家食品安全示范城市创建,强化市场监管与执法,全面实施“双随机、一公开”监管和部门联合抽查执法行动;深化“一品一码”全过程追溯体系建设,推进全链条式食品安全追溯体系建设完善,筑牢食品安全防护网。健全安全生产、应急管理体系,建设区级应急指挥中心平台,完善安全生产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体系,深化安全生产专项治理行动,提高应急管理能力与服务水平。加强基层组织建设及社会治理,全面完成村(居)委员会换届选举任务,确保全国农村社区治理实验区创建通过验收。推动“台陆通”跨海峡服务平台入驻两岸社区交流中心,促进榕台基础设施、产业、文化各领域融合发展。启动实施“八五”普法规划,完善矛盾纠纷多元化解机制,开展信访积案化解攻坚行动;强化治安防控体系建设和网格化管理,完善智慧化基层治理体系,构建网络化社会治理新模式,提高社会治理精细化水平;持续深化扫黑除恶专项斗争和社会治安专项整治行动,不断提升“平安晋安”建设水平。
  各位代表、同志们,做好2021年经济社会发展各项工作,任务艰巨、意义重大、使命光荣。让我们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指引下,全面贯彻区委的决策部署,认真落实本次大会决议,自觉接受区人大及其常委会的法律监督、工作监督和区政协的民主监督,高度重视区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的意见建议,在全面建设现代化新晋安新征程中,凝心聚力、砥砺奋进、攻坚克难,确保“十四五”规划开好局起好步,以优异成绩向建党一百周年献礼。
  以上报告,请予审议。
来源:晋安区发展和改革局
附件下载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

政策文件
相关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