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安奋力推进养老服务体系迈上新台阶
时间:2020-12-07 14:49

  十九届五中全会提出,发展普惠型养老服务和互助性养老,构建居家社区机构相协调、医养康养相结合的养老服务体系。近年来,晋安区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市加快补齐养老服务短板的工作要求,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加快养老服务供给侧改革,积极探索建设具有晋安特色的养老服务体系,不断深化“均衡化”“嵌入式”养老服务模式,推动养老服务水平迈上新台阶,2020年获评首批国家森林康养基地,连续两年获得国家发改委城企联动普惠养老项目资金扶持,顺利建成并投入运营全省首例养老领域PPP项目,五星级农村幸福院数量、五星级照料中心数量连续两年位居全省前两位。 

  一、创新“多元化”养老供给方式,升级整合养老资源加快推动养老服务供给侧结构改革,通过引入社会资本、创新运作模式、盘活闲置资源等方式,不断升级整合养老服务资源一是引入社会资本在福州率先编发养老项目招商小册,通过政策扶持、资金奖补等方式,积极引导社会资本发展区内养老产业,加大养老服务设施建设力度,近年来,先后引进华祥养老等12个养老项目,总投资约达5.5亿元,其中华煦·桂湖颐养中心、长青颐养园2个项目被列入国家城企联动普惠养老项目,获得中央、省专项扶持资金,是全国唯一一个有2个项目被列入国家城企联动普惠养老的区(县)。二是创新运作模式。在全省率先将PPP模式引入区社会福利中心项目建设,通过“缺口补助”方式引入实力资本方投建用地52.5亩、总投资1.5亿元的五星级养老机构——晋安区社会福利中心。推进养老机构规范化建设,针对辖区内已建但尚未取得设立许可的养老机构,创新“许可一批、整改一批、搬迁一批”的思路,加快促进养老服务企业转型升级。三是盘活闲置资源。推动闲置资源转产转型,充分挖掘闲置的商务办公、企业厂房、学校等存量房屋举办养老服务机构,多渠道增加养老设施供给。比如,利用国企闲置场所建成鼓山镇和岳峰镇照料中心;利用福州市第八医院、民卫医院、日溪乡卫生院闲置场所改建一批医养结合的养老服务设施等。通过整合再利用,全区每千名老年人拥有床位数从2016年的15.7张增长到2019年46.6张、增长196.8%。

  二、构建“均衡化”城乡养老体系,提升优化养老环境。立足区情实际,坚持城乡融合的思路,补短板、建体系,实现养老服务环境的全面优化提升。一是打造康养基地。依托覆盖率达66.75%的森林资源以及景观资源、食药资源、文化资源,引进泰康人寿、长青养老等绿色康养产业,探索以“慢养、避暑、体验”为特点的森林康养基地模式,提供养心、养性、养眼、养老等系列康养服务,成功获评首批国家森林康养基地。二是推行星级管理。投入5265万元大力推进农村养老服务设施建设,实现北峰山区59个行政村幸福院建设全覆盖。积极推进养老服务机构星级评定工作,出台镇街照料中心标准化管理实施办法,在全市率先实行农村幸福院运营补助,对五星级农村幸福院给予7万元的奖补。目前,全区获评五星级照料中心6家,农村幸福院18家,连续两年位居全省前两位。三是探索医养结合。充分利用北峰山区村医资源,聘用15名村医作为助老员开展上门巡诊、照护回访等服务,解决山区农村老年人看病、拿药不便的突出问题,实现北峰山区“养”和“医”的紧密对接。在西园老年公寓建成全市首家内设的护理院——长青护理院,全面开通省市异地医保,日溪乡敬老院、卫生院一体化建设,提升改造为“医养结合服务中心”,为城乡老人提供均衡的医养服务,解决城乡老人“后顾之忧”。

  三、深化“嵌入式”养老服务模式,激发激活养老活力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探索专业化、智慧化、个性化的养老服务模式,不断提升老百姓的获得感、幸福感。一是探索“社区+居家”家园养老模式致力打造“15分钟养老圈”,率先建成全省首个社区嵌入式养老家园(新店镇社区养老服务中心),实现集生活照料、健康管理、托老服务、康复理疗、候鸟式旅游养老等服务于一体。在全市率先试点“长者食堂”,为70岁以上(含70周岁)的老年人提供“两荤两素一汤一饭”的午餐。开展困难老年人家庭适老化改造,按1000元/户标准补助,采取政府补贴的方式对全区200户困难老年人家庭进行适老化改造,把服务送到老人家中。二是推行“互联网+上门”智慧养老模式。建成智慧养老服务平台,为全区5644名特定老年人建立基础信息及健康档案,有效整合区域内养老服务资源,合理调配养老供需平衡。发挥互联网高效、便捷的优势,立足多层次、主动性、全天候的服务标准,专门组建一支33人的助老员服务队伍,为低保、特困、失独、失能、半失能老人提供紧急援助、主动关爱、健康管理等线上信息服务,开展助洁、助餐、助浴、助残、助行等线下上门服务,目前累计开展上门服务11176人次。三是创新“爱心+积分”互助养老模式。在茶园街道试点启动“爱心时间储蓄中心”,通过组织志愿者进社区、进养老院开展结对帮扶、定期上门等助老志愿服务,服务的时间以积分方式存储,当志愿者自己家中老人有服务需求时就可以从“储蓄卡”上支取“被服务的时间”,实现“付出、积累、回报”良性循环,树立敬老、爱老、助老新风尚。

 

来源:晋安区民政局
附件下载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

政策文件
相关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