暖心!晋安这里打造熟人自治模式!
时间:2023-05-05 09:07

  裁缝、配锁、修鞋……在省直秀峰小区,这些久违的“老手艺活”正在陆续回归。聚焦党建引领基层治理,晋安区新店镇省直秀峰小区从居民最朴素的修补需求出发,开设便民小摊,完善便民工具箱,打造暖“新”驿站,以党建引领激发社区治理“合聚变”。近期,融合多类服务的小区便民服务日也将正式启动。

  

  打造一个便民小摊

  “小修小补”不愁了
  “想裁个裤脚、打个补丁,得跑新店旧货市场,但衣服坏了直接扔掉又太可惜。现在交到便民小摊,缝补好了又能继续穿了。”省直秀峰小区居民刘依姆说。

    “磨剪子咧戗菜刀”

  这样的吆喝声曾响在福州人的童年

  但随着时代发展

  裁缝、配锁、修鞋等传统手艺

  逐渐淡出街头巷尾

  针对此

  省直秀峰小区盘活闲置空间支起便民小摊

  让熟悉的“烟火气”有序回归百姓生活

  

  每周一

  裁缝王大姐都会在这里接收居民“订单”

  提供缝纽扣、裁裤脚、车边等简单服务

  “维修都是免费的,仅收取材料费,

  居民也可以自带材料来,很方便。”

  刘依姆说。

  这些手艺人由社区党总支、

  小区党支部负责对接

  每周定期向居民开放服务

  社区还固定和福建商贸学院联动

  为居民义剪

  和清洗店合作设接收点

  开展统一配送服务

  “我们发现,这里面最受居民欢迎的就属‘小修小补’。”社区党总支书记杨榕介绍,该社区还将结合“党员回家服务日”活动,继续拓展“朋友圈”,“这个月起,我们在每月中旬周六举办小区便民服务日,集纳各类服务,打造居民喜闻乐见的‘赶集日’。”

  共享闲置物品

  “便民工具箱”有温度
  “这个婴儿车可帮了大忙!”

  4月25日下午

  7号楼居民曾爱珍将婴儿车归还到便民小摊

  前一天她抱孩子到楼下玩

  孩子不肯回家,她抱得腰酸手麻

  赶紧到临近的便民小摊借了婴儿车救急

  

  婴儿车的“原主人”

  是中庚香山春天小区10号楼居民郑雄

  今年4月

  小区通过“红色网格呼叫群”发出招募令

  向居民征集闲置或使用频次低的便民工具

  郑雄立刻想到家中闲置落灰的婴儿车

  “放在家里占地方,扔了又浪费,

  很高兴它又能继续为大家服务。”

  便民服务未覆盖的时段

  居民有修补需求怎么办?

  杨榕继而想到

  可以发动居民共享工具,自助修理

  于是发起了“便民工具箱”招募令

  看到杨榕朋友圈的招募令后,儿童培训组织的陆冰老师发动儿童义工团和家长捐出不用的旧物,便民小摊不仅收到了小义工捐赠的全新烤箱,小义工们还作为“蚂蚁搬运工”,来帮忙登记和搬运捐赠的旧物。

  

  在便民小摊,格子铺里躺着充电器、针线包、老花镜、健康包、口罩、打气筒、办公文具等小件物品;角落里摆着扶梯、婴儿车、推车、躺椅等大件物品;柜子上放着烧水壶、微波炉、烤箱、打印机、饮水机、冰箱等小家电……一个多月来,“便民工具箱”共募集近30种常用便民工具,“除了桌椅外,全部来自热心居民和共建单位的捐赠。”杨榕说。 

  在借和还中

  邻里拉近了距离

  生活圈产生了交集

  熟人社区的温度日益升温

  以服务换服务

  快递小哥变网格观察员
  昨日,临近中午

  负责省直秀峰小区的顺丰小哥王国

  派完手中最后一单邮件

  一脚拐进小区暖“新”驿站歇歇脚

  纾解一上午的疲乏

  

  “这里有微波炉、躺椅、充电器、矿泉水,可以休息片刻,喝口热水,加热饭菜。特别是夏天中午还能避暑,感觉在小区有了一个家。”王国说。

    暖“新”驿站和便民小摊一站多能

  为快递员、环卫工等劳动者

  提供歇脚的驿站

  同时以服务换服务

  将其纳入治理网格

  走街串巷的王国如今又多了一重身份——小区网格观察员,协助网格长王雪铃开展“随手拍”。在派件中发现环境脏乱、消防安全隐患、公共设施损坏等,只要一张照片发送到小区网格工作群内,就能及时通知专职网格员处理。

  省直秀峰小区是象峰社区打造“睦邻共筑万象家园”的一个缩影。象峰社区党总支书记杨榕介绍,省直秀峰小区有千名党员,小区探索“五邻工作机制”(织邻网、议邻事、解邻忧、促邻和、聚邻情),聚焦居民“小修小补”需求,通过微整治、微整合,让小区治理从“零散式碎片化”向“共建共治共享”升级。

 
 
来源:晋安区
附件下载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

政策文件
相关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