象园木雕被誉为“福州古董”,
叶国强从小
闻着木香、玩着木块长大,
从艺29载,
他对木雕一直保持着“如饥似渴”的心。
7月24日,
记者在福州象园木雕非遗传承示范基地
见到了叶国强,
他正忙着筹备八月的象园木雕展览。
他说:
“我们已经坚持好几年了,
就是希望
越来越多的人
能近距离欣赏象园木雕,
感受艺术之美。”
从小把木头当玩具
因一个传呼机爱上木雕
“70后”叶国强出生在福州晋安区凤坂村,父亲叶祖应是象园木雕工艺的老艺人。
叶国强从小就看着父亲每天对着木头敲敲打打。在别的孩子玩玩具的时候,他的玩具是自己做的木剑。
“我对木雕太熟悉了,家里都是大大小小的木雕,好像空气一样习以为常,是家人一般的存在。”
真正爱上木雕是在17岁,
叶国强说,起因是为了一台传呼机。
“当时摩托罗拉中文传呼机很流行,我想买一台钱却不够。”叶国强回忆。
父亲让他独立完成一件作品,承诺卖出后的钱可以去买传呼机。
这可难不倒叶国强,木雕的技法早已在耳濡目染中刻在他的心头。加上在福州工艺美术学校的学习,他很快便完成作品,最终得到了心仪的传呼机。
一经爱上,
便是一辈子的约定。
从此以后,
叶国强在木雕的世界里越走越远。
艺术创作需要灵感。
在叶国强看来,
童年在田间地头肆意奔跑玩耍,
福州的一草一木,
都是他日后创作的养分。
荣获福州市第十六届“如意奖”一等奖的作品《午后》,灵感便是来自于小时候的乡村生活。
劳作后的农民坐在自家后院的木凳上悠闲修整着胡须,他身上穿着的便是福州旧时特有的“折折裤”。
叶国强对作品
有着异乎寻常的执着和认真。
他笑称,自己是处女座。每件作品都希望能精益求精,厚积薄发,到达完美。
有好几次作品已经卖出,当交接时,他盯着看了许久,感觉不妥,又忍不住动手修改起来。
坚守老手艺 寻求新变化
让木雕走进寻常百姓家
如果说
对象园木雕的坚守是刻在骨子里的,
那么不断变化
就是叶国强对自己的要求。
叶国强坦言,
之前不少人对象园木雕的印象
还停留在过去摆在家里的“老古董”,
市场受众不断缩小,
他看在眼里急在心里。
“改变虽然艰难,
却必须有人迈出这一步。”
近年来,
他将许多注意力
放在了创作清供花卉挂屏上。
“木雕并不是只能一成不变的,它与其他艺术形式是可以‘混搭’的。
我尝试把木雕与大漆进行碰撞,将中国传统元素与现在审美相结合,既可装裱悬挂,也可以嵌入屏风,融入日常的家居生活中。”
不仅如此,
叶国强还将雕刻运用在
文房、生活实用器等。
将小叶紫檀雕刻成荷叶式的笔洗、用木头雕刻成叶子一样的茶则、将黄杨木制作成潮玩摆件……
他从现代人喜欢的小饰品、小摆件等入手,让艺术走进更多的群体。
产品不愁卖,作品口碑佳,
但叶国强仍有忧虑:
“学习木雕的年轻人还是太少了!”
“我相信木雕不会消失,但是可能会弱化,所以希望更多的年轻人加入到木雕的学习中。”叶国强说,“学习木雕需要耐得住性子,吃得了苦,我希望教给年轻人的不仅是木雕的手艺,更是坚持不懈的精神。”
为了让更多人喜欢上木雕,
叶国强除了收徒授课,
还在马尾开了一间工作室。
工作室约500平方米,
展出近100件作品。
叶国强欢迎有兴趣的市民,
通过预约来工作室,
亲手体验木雕技艺,
感受木雕的艺术魅力。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