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好3张牌!晋安,乘势而上!万企云集!
时间:2025-05-19 10:15

  在“中国福州国际招商月”

  三十余载的历程中

  晋安区乘势而上

  以招商为笔绘就“湖光山色”新画卷

  立足独特区位和产业优势,晋安打好“新质”“组合”“服务”三张牌,抢占新质生产力主阵地,吸引万企云集,重塑产业链格局。在这片沃土上,招商软实力正快速转化为产业硬实力,区域经济在高质量发展的赛道上疾驰,激发蓬勃活力与无限魅力。

打好“新质牌”
招引龙头来 

  风光优美的晋安湖畔

  南平太阳电缆总部楼宇正拔地而起

  计划2026年初建成投用

  预计投产三年后营收超百亿元

  纳税超5000万元

  项目从洽谈到拿地仅3个月

  拍地即注册

  建设阶段即导入73亿元产值、税收4542万元

  充分彰显晋安的招商高质效

   

  南平太阳电缆总部项目效果图

南平太阳电缆总部 

  南平太阳电缆是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曾入选中国电线电缆20强。吸引这家产业龙头的,不仅在于环湖优越的区位和成熟的配套条件,还有与企业发展相配套的产业匹配度和创新生态。项目负责人介绍,公司研发的全系光电复合海缆产品是全省首创,可与高意、华科等光电龙头实现产业链耦合互补,在“海上福州”建设大潮中抱团逐浪。

   

南平太阳电缆总部(资料图)陈暖/摄

  立足省会主城区、创新区的独特优势

  晋安区因地制宜彰显山水气韵

  因势利导拓展产城空间

  因业施策探索构建“湖光山色”县域产业体系

  通过引龙头、铸链条

  构建以都市型、服务型、总部型为代表的

  新质生产力集群

  晋安区围绕链主企业深耕光电主导产业,引进高意中国销售总部等重大项目,打造“工业上楼”试点标杆,构建光电产业链式发展的智造“云梯”。高意集团成为全球光电组件重要生产基地,70%产品出口海外,2024年产值超38亿元。

   

  项目是区域经济发展的引擎支撑,今年以来,晋安区紧扣“奋勇争先落实年”专项行动,聚焦主导产业、基础设施、民生事业等领域,拓展闽台乡建乡创合作项目,在库项目达161个,总投资1675.59亿元。

  坚持龙头引领,推动建圈强链,晋安区以招商为笔,浓墨重彩描绘“湖光山色”产业蓝图,一个个大项目、好项目成为激活区域经济的“活力密码”——环湖的总部集聚区和区域消费中心已聚集大小总部企业20多家,相隔不远的福兴经济开发区,成为福州作为“光电元器件之都”的重要组成部分,省级光电中小企业特色集群积厚成势,蓬勃发展。“一湖”“一区”正高效联动,各展所长,带动先进制造业和生产性服务业相融相长,耦合共生。

   

  2024年

  晋安区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355亿元

  同比增长7%

  经济总量历史性进入全省前十名

  并连续跻身全国投资竞争力百强

  全国科技创新百强、全国绿色发展百强

  中国市辖区高质量发展百强等行列

   

打出“组合牌”
拓开“朋友圈” 

  一个重大项目

  就是一个新的经济增长点

  晋安区始终将项目作为发展主引擎

  以创新招商范式、激活招商质效赢得发展主动

  深化“一把手招商”、以商引商、产业链招商

  平台招商、全员招商等机制

  推行“招商专员”“引才大使”等特色做法

  借助数字峰会、海交会、航海装备大会

  广交会、厦洽会等重大展会平台

  举办供需对接、新春茶话等活动

  以情招商、以链招商,以会招商

  架设政企合作金桥

  位于新店镇汤斜工业园区的闽西南·福州智造E谷项目,就是“走出去”招商、以会招商成果的生动写照。去年9月,晋安区携福兴经济开发区优质载体资源亮相厦洽会,现场签约意向项目8个,智造E谷项目“签约即落地”,并于今年4月动建。

   

  智造E谷项目效果图

  作为闽西南首进福州标杆项目,该项目面向新一代信息产业、高端装备制造、生物产业、新能源汽车、新材料等行业及其上下游产业链进行招商,计划建造16栋4层独栋、4栋8~9层的高层建筑以及创新设计的3栋“双首层独栋”厂房,打造福建区域标志性专题产业园区。

  福兴经济开发区1990年由时任福州市委书记习近平同志倡导成立,历经30余年“从田野走向世界”的跨越发展,现有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132家,辖区“四上”企业营收超500亿元,已建在建各类优质载体超200万平方米,是晋安招商引资的主战场。

   

  筑得巢暖引凤来。晋安区深化拓展“一区多园”“工业上楼”等都市型工业空间拓展新范式,主动出击,推动“走出去、引进来”战略齐头并进。从晋安三创中心到湖塘科创园,越来越多优质载体蝶变产业高地。

   

  湖塘科创园。陈暖 摄

  今年2月,晋安区产业对接推介暨光电产业“四链”融合供需对接专场活动在福兴经济开发区举办,吸引全国政产学研用代表齐聚晋安,累计签约项目37个。2024年,晋安区持续深化以商引商、以企引企,通过招商专员引荐、“链主”企业上下游招引、异地商会联动等形式,落地中海油新能源、数字政通福建公司、唐车轨道交通智能运维等一批重点项目,招商攻坚突破行动位列全市第二,项目落地、转化成效均位居全市第一。

   

打响“服务牌”
释放“强磁场” 

  项目引进来

  关键还要落得下

  晋安区强化重大项目全生命周期服务机制

  构建“多元共治”协调机制

  探索“营商会客厅”等特色做法

  提升项目审批效率

  完善“一企一议”工作机制

  建立民营、台资企业服务评价体系

  晋安区行政服务中心启用全市首个区级营商会客厅,创新“3+N”服务机制,涵盖增值化服务、以“厅”会友、在线解难等3大类固有优质服务及专属台胞台企等N项精品服务,做到全方位、全流程、全周期覆盖所有企业发展的各个环节。相关做法被列入福建省2025年第一批优化营商环境工作典型经验做法,并在全省推广。

   

  “在这里,企业不仅能享受市场准入、金融服务、人才服务等增值化服务,还能第一时间掌握最新政策动态,及时反馈经营困难,获得政府部门的精准帮扶,通过这个会客厅,各类政务资源高效汇聚,助力企业信息共享、优势互补、促成众多合作项目落地生根。”晋安区行政服务中心管委会负责人介绍,自会客厅开放以来,已接待14家企业,解决企业诉求问题12个,并开展“法企面对面”普法讲座3场。

   

  晋安区还充分发挥财政职能作用,积极争取国家投资支持,聚焦高中、医院及节能降碳改造等重点领域抢抓国债契机,去年,5个“两重”项目获得国债资金1.597亿元。晋安湖东侧地块“三创”示范园等专项债项目,获批债券资金13.25亿元。

  作为福州市营商环境改革示范区

  晋安区深入践行“四通”“四到”“四办”

  在全省首推“一窗受理”集成改革

  在全市首创“证照联办”套餐服务

  首开“通窗通办”业务模式

  创新推出“金融特派员”“人才服务港”

  “晋享优服卡”等惠企服务

   

  今年,晋安区进一步拓展整合区政务服务中心,联动鼓岭科创会、晋安湖基金港等集中入驻晋安三创中心,拓展创新孵化器、加速器,升级打造6.0版优质营商环境——996项服务可以线上快办,844项服务可以通窗秒办,164项服务可以专窗立办。在全市考核中,晋安区政务服务夺得“八连冠”,营商环境拿下“七连冠”。

来源:晋安区
附件下载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

政策文件
相关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