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话洋下!走近晋安乡土文化,探寻茶园村落风韵!
时间:2023-12-06 19:14
    第一章 村 落   

万感通灵,甘分杨柳枝头露;

一心救苦,香散莲花座上春。

这是洋下境、洋下太保堂、洋下三圣堂三境社的楹联。


 

即垟下、原下。垟、原者,田地也,多用于地名。

清《侯官县乡土志》特有说明:“出汤门外东北二里许,至前歧头,闽县分辖,支路迤西半里许为洋下,闽人读‘原’作‘洋’,今姑从俗。”

南宋时期,东湖多被围垦开发为水田,洋下则位于井关外沃野南侧低地,故名。洋下由“上洋下”和“下洋下”组成。其中,东北为上洋下,有赵、陈、王等族姓聚居;西南为下洋下,又称“下洋”,主要有叶、池、陈三姓族居。村东通水头、前岐,西往二塘、汤边,北抵湖堘,南去金汤、东门。境内有水头官浦由东北至西南入汤门,河道曲折,易涝。清《侯官县乡土志》载为:“洋下分上、下二乡,杂姓,约四五十户。地颇污下,岁有水患。”旧时,乡人多以农、渔、樵业为生。 

池姓有几个起源,其中一支出自殷姓。西周时期,有殷商后裔名殷民者,因辅佐周穆王有功,封食采于渑池(今河南三门峡),其后代子孙遂以封地为姓,殷民为池姓肇姓鼻祖。周惠王二十二年(公元前655年),渑池所属的北虢国,为晋所灭,池姓转居西河(今河南安阳),后有一支迁徙西平(今河南西平)。主要郡望有西平郡、西河郡等。唐中和元年(881年),渑池肇姓第六十二世池鲤腾随王潮兄弟入闽,为池姓开闽始祖。福州池姓祠堂代表楹联有“固始豫开,千秋传祖德;西平世泽,万代效宗功”等。 

叶姓源出芈姓沈氏。春秋末期,楚庄王芈旅(熊侣)的曾孙尹戌,在楚平王执政时期,任沈县令尹(今安徽临泉),又称沈尹戌,后出任楚国左司马。其子沈诸梁,又受封于叶邑(今河南叶县),世称叶公。叶公子孙以邑为氏,得姓叶。主要郡望有南阳郡、下邳郡等。叶姓入闽最早是在西晋永嘉二年(308年)由中原南迁。福州叶姓祠堂代表楹联有“叶邑发宗支,流芳万代;富沙传俭德,垂泽千秋”等。 

洋下原属北宋福州郡守蔡襄修复的东湖古五塘地区,何振岱《西湖志》载:“绕达沟洫,又至头塘,二塘,三塘,菱角塘,上洋村、下洋村二村之流合名胭脂塘,是为五塘;又至水头村界,居人称为东湖。”又载:“每逢淫雨,则淹为泽国。偶遭亢旱,则涓滴无资。此井北二门农民所为辍耕太息也。”清道光八年(1828年),闽浙总督孙尔准与福建巡抚韩克均开浚福州城东北河渠,其中水头官浦与树兜南下的官浦汇于二塘、汤边后,再经河尾进入汤门水关,此经洋下二乡即为今洋下河的前身。河岸上菜圃绕屋,垂柳竹篱,鱼池摇影,一番农耕绝美景色,是洋下及周边村落赖以生存的重要河流。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随着晋安河的建造修浚,洋下河成为晋安河支河之一,由湖堘与洋下间注入,至西园铁路桥下北接新店的桂后溪,全长1400多米,河宽12米。20世纪70年代,晋安河又一次进行全河道的疏浚与加宽,下洋下搬入上洋下,洋下二乡合为一体。下洋下旧地后被开发成为福州温泉公园的一部分。1979年6月,随着“万人新村”洋下新村的开工建设,洋下自然村开始变得热闹,晋安河旁多家店铺人声鼎沸。至1990年末,洋下新村建成住宅及公共设施136座,建筑面积达22.62万平方米,为当时福州最大的居民新村之一。同年,六一北路兴建,洋下自然村拆迁,搬入茶园农民新村。


此时,洋下河道淤积日趋严重,内涝常生,每逢汛期,火车站片区就容易受淹。1993年,洋下河截污清淤疏浚治理启动。1996年,洋下河再次进行了清淤、拆除沿岸违章建筑物及绿化工程建设。2007年11月,洋下河沿河岸铺设污水管网,将两岸污水接人纳污管道送进污水处理厂处理后排放,并加大执法力度,堵住沿岸向河内排放污水,力保河道不受污染。2015年7月,洋下河启动拓宽改造工程。2017年,洋下河列入晋安东区水系五个流域片区一起整治,其河道内外源污染进一步得到了控制,行洪能力持续保持提升。

与此同时,预制板结构的洋下新村,经过数十年风雨,房屋陆续出现墙体裂缝、地基下陷等问题。仅2015年,就有10座房屋被鉴定为D级危房,居民开始撤离。2017年,洋下(水头)片区旧屋区改造项目启动,为晋安区当年最大的旧屋区改造项目之一。除住宅项目外,洋下片区还将扩建洋下小学,新建晋东小学,同步规划了幼儿园、绿地、公交站等配套项目。



还是2017年这一年, 

地处晋安河畔的 

洋下海绵公园建成投用。 

公园西面与温泉公园隔河相望,东面紧邻六一北路,北面为洋下小学,南面接前岐西路,面积近9000平方米,水面面积和绿地面积均达3000多平方米,主体功能为生态景观和雨水蓄渗。公园内湖水、凉亭、栈桥,构成了一幅美丽的画卷,还种有许多大树,将园区道路环抱起来。在汛期,晋安河水位太高时,可从公园靠近晋安河上游一侧的进出水闸引晋安河水入湖,公园设计的最高蓄水位达5.8米、蓄水量约7000立方米;洪水过去,晋安河水位下降后,可通过公园靠晋安河下游一侧的出水泵站,将蓄积的湖水排入晋安河。

2020年, 

洋下河北岸全国单体第二调蓄池—— 

斗门调蓄池及 

公交立体停车场项目建成。 

5层的建筑外表饰以曲面状的蓝色百叶,犹如水浪一般起伏,其内部地下2层至5层为16米高的调蓄池。暴雨期间,当洋下河水位超过5.5米警戒线时,管道入河口闸门会自动关闭,雨水就通过管道流进这个“大水箱”,待洋下河水位降至警戒线以下,再从“水箱”中慢慢“放”出雨水入河,不让更多雨水在暴雨期间涌入火车站片区;晴天时,外管还能作为洋下河截污管使用,杜绝混接污水入河。

经细化测算,调蓄池总库容为16万立方米,以福州火车站为中心的0.46平方公里区域内的涝水都能被“收纳”其中。洋下“地颇污下,岁有水患”的帽子被彻底摘除;千年以来,洋下河流域饱受的水患之苦,终究画上了完美的句号。

在洋下河与晋安河的交汇处,则有洋下境、洋下太保堂和洋下三圣堂。它们是周边居民重要的宗教活动场所,也是洋下河重要的文化承载。

 

太保堂

 

始建于清乾隆年间,原在洋下村中, 

由洋下村赵姓先祖 

从祖庙沙县罗岩庙请回祀奉,

 名“勇善心寿堂”, 

供奉张、雷、蔡三位太保, 

 故又称“太保堂”。 

前后有田园、池塘、榕树相掩映,环境清幽。洋下自然村拆迁后,太保堂迁到洋下新村重建。1994年,在原庙堂基础上,由乡人、海外侨胞和港澳台同胞自发募捐善缘,筹备资金,兴建二楼;后又将因拆迁而失去境庙的洋下境大王泰山爷、临水陈太后等,请到太保堂一同供奉;2004年又加建三楼供奉佛教的西方三圣,称“三圣堂”,至此,太保堂、三圣堂、洋下境三处合一,成为佛道同堂的一个民间信仰场所。

庙内有大殿、游廊、戏台、偏房等。主殿为三层水泥结构,飞檐翘角、屋脊塑有两条磁龙。一楼为戏台及附属设施。三圣堂与太保堂、洋下境同在二楼。其中为三圣堂,祀西方三圣及弥勒佛、护法韦驮尊天菩萨;左为太保堂,供奉张、雷、蔡三位太保以及周都督和汪、毛、薛、李四大将军;右为洋下境,供奉本境大王、东岳泰山、临水陈太后、邱元帅、柳将军等。三楼为西方三圣堂,堂内供奉阿弥陀佛、观音菩萨、大势至菩萨、地藏王菩萨、伽蓝菩萨等,还设有西归祠。

相传,张太保为唐代沙县人,少年时目睹闽西北妖魔鬼怪出没,祸害众生,百姓人心惶惶。为了能让百姓安居乐业发展生产,他拜师学道,后又投入妙惠法师门下,出道入佛,佛道双修,学到诸多法术和兵器。下山之后,又投入闾山大法院许真君大法王门下。学得法术之后,他谨遵师训,慈悲行法,手持玉斧,身挂猫头,慈心惠眼救万民百姓,以玉斧代天行道安天下,称为“护国佑民勇南王”。说是唐元和二年(807年),有一群妖怪在沙县兴风作浪,为护国救民,张太保施行正法,呼风唤雨,撒豆成兵,用玉斧开山破石,举眼除了六洞鬼,横心踏破九洲邪。张太保与雷、蔡二人结拜金兰,用西天佛法斩鬼除妖,施闾山之号令;以南天护法驱邪治病,为百姓驱邪扶正。得道之后,玉帝敕封三位太保为十极勇南王、南天伏魔大元帅。

由于佛道同堂,太保堂香火旺盛,慕名而来者络绎不绝,还有台港澳同胞也来虔心顶礼。特别是张、雷、蔡三位太保的千秋寿诞,乡人举行盛大庆典,并请闽剧团唱戏,锣鼓频传,热闹非凡。三圣堂的活动,主要是佛菩萨圣诞的庆典活动。每年除夕夜,乡人在此举行除旧迎新撞钟活动,祈求来年国泰民安、风调雨顺。 

太保堂成立了管委会,每年开展捐资助学,捐款救灾等活动,组织乡人为汶川地震等灾区慷慨捐赠,以一颗虔诚之心,弘扬济世救民的人道主义精神。

 

来源:晋安区茶园街道
附件下载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

政策文件
相关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