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话思儿亭!走近晋安乡土文化 ,探寻茶园村落风韵!
时间:2023-12-19 18:27

第一章 村落 

灵光巍焉,溯俎豆千秋,崇德报功,吉日椎牛隆飨祀;

 将军去也,看河山半壁,伤今吊古,斜阳立马重唏嘘。 

这是清光绪年间进士黄光厚,在九一八事变后重修思儿亭所撰的楹联。今位于福州五四路和北二环路交叉口的思儿亭附近,曾有思儿亭自然村,历来为茶园村管辖。


清郑祖庚《侯官县乡土志》载:“(树兜)北行里许为思儿亭;折东北行里许为茶园;沿山北行半里为西园,中有杭头、中亭二乡;迤东南半里为凤山;迤东南二里为斗门。”直至解放,思儿亭全村仅十余户,不足百人,以农为主。村内有一条不过百米的合掌街,分布有打铁店、缝纫店、(米时)粿店、农用竹编店等。

由于自古地处井楼门往大小北岭必经处,过往客商和榕北进城农妇,多在此歇脚;又因思儿亭距井楼门约五里,遂堪称井楼门外“五里亭”。尽管思儿亭自然村已于1993年全村搬迁,但福州民间至今仍广为流传着有关其名字由来的传说,这个传说故事的主人是明朝抗倭名将、民族英雄戚继光。/


戚继光,字元敬,号南塘,山东登州蓬莱人。他自幼性格豪爽,勤奋好武,还通晓儒经、史籍。明嘉靖二十三年(1544年),十七岁的戚继光袭父职任登州指挥佥事。嘉靖二十八年,中武举。嘉靖三十四年,衔累立战功,升为浙江参将。时倭寇忧乱闽、浙沿海一带,抢夺民财虏奸妇女,烧杀抢掠无恶不作。  

闽浙总督胡宗宪遂令他统兵南下,一路追杀倭寇。肃靖海疆,朝廷升他分守合州、温州、福兴、福宁中路副总兵。接报大股倭寇分股侵入福州城,一股从宁德经连江、大北岭进福州,一股由长乐、福清牛田海上登福州东门外上岸,戚继光率部由宁德横屿一路狙杀倭寇至福州。大股倭寇又从宁德白鹤岭窜向连江汤岭,企图进福州。戚继光速派自己儿子戚印为先锋由大北岭进福州城,为了整肃军威下了一道军令“只许进不许退违者斩”。戚印领了父命,快马加鞭前进,在一条弯曲小路上,突然间气候大变,刮起沙尘,茫茫尘沙之中,人人不能睁眼,传报到先锋说:“戚将军眼睛被风沙突袭,一时看不见。”戚印听报传令就地暂休,他独自折回。戚继光见队伍停进,心中不快,又见戚印一人折回,认为他贪生怕死,误了战机。戚参将怒不可遏,他大声喝道:“小畜牲!你敢违背军令,回头反顾!”他牙根一咬,喝令左右:“来呀!将这畏缩不前的小子押下斩了!”  

众将纷纷下跪求情,赦免戚印之罪,戚继光不听分解,大义凛然地说:“倭寇当前,戚家军若置军法而不顾,为赦免儿子而徇私轻法,以后军令难行,平寇大业将何时完成?”他的马前中军知他脾气,劝也无用,遂忍着眼泪,把他的儿子押到今称琴亭附近的一个草地上斩了。戚印被斩,军威倍振,士气高昂,解救掳民数千人,杀死倭寇两三千人。戚继光一路追杀至莆田林墩闽南以下,倭寇死伤无数,败窜归海。

戚家军凯旋回师时,途经戚印被斩之处,戚继光看着斩杀儿子的那片草地,老泪纵横。他命士兵好好安葬儿子,并亲自为之设祭。百姓为戚继光的大义灭亲所感动,就在当地修了一座亭子,取名“思儿亭”,并将亭子附近的一座无名桥称为“惨恻桥”。每年这天,人们都在亭中哭祭戚公子,其状实为惨恻。


福州于山戚公祠至今还留有郁达夫步岳飞韵的《满江红》石刻,其中名句“台畔班师酣醉石,亭边思子悲啼血”说的就是这个传说。

历史剧《戚继光》中曾把这个故事改编为戚继光的妻弟立功心切,违犯军纪而被斩。戚继光斩子的故事,在一些书籍也能见到记录。明代沈德符在《万历野获篇》卷二十八《戮子》条中记载:“本朝大将戚继光之斩其子,则引败绩,此军法所不贷,不得已也。” 

清代《四库全书总目提要》所录戚维光《纪效新书》条说:“第四篇中一条云:若犯军令便是我的亲子侄,也要依法施行,’厥后竟以临阵回顾,亲斩其子。”


在清道光年间山东学者王培荀所著的《乡园忆旧录》中可以见到他记载了戚继光夫妇皆深明大义的故事:戚将军继光,御倭立奇功,镇蓟如长城。世传其惧内,几成笑柄,不知公之隐情也。公御军严,其子犯法将斩,合营跪祈不允。夫人所生只此子,如畏夫人,何有重于此者?公毅然不顾,夫人亦不肯出一言挠军法。夫妇皆明大义如此。

戚继光斩子的传说 

在福州民间口口相传,

甚至在连江、宁德、莆田、浙江台州、

临海等地也同样广为流传。

清施鸿保的《闽杂记》载:“连江、宁德、福清皆有戚公子庙。《连江县志》言戚继光平倭,由连江进兵宁德,以其子为先锋,传令回顾者斩。至白鹤岭,其子望倭势甚盛,勒马回顾,将有所白,立斩以殉。戚止此子,倭平,后人哀之,故为立庙,然不传其名字,故皆但称戚公子。”在宁德流传的故事中,戚继光斩子的地方变成了樟湾麒麟山,但被斩的儿子名字换叫戚狄平。说戚狄平因担心父亲年老力衰(实际上戚继光在闽剿倭时方三十多岁)跟随不上,便立马回头向后瞭望,因而违反军令被戚继光斩杀,所以麒麟山口也有一座六角凉亭叫“思儿亭”,附近还有一个“恩泽坛”传说是戚公子被斩的地方。  

  在清乾隆三十六年(1771年)编纂的《仙游县志》中,戚公子的名字又变回了戚印:“继光至莆田,将出师,烟雾四塞,其子印为前锋,勒马回,求驻师。继光怒其犯令,杀之。”仙游没有发现“思儿亭”之类的古迹,但却把戚继光斩子的故事搬上了戏台。在浙江台州的民间传说里,戚继光的儿子同叫戚印,但斩的地方变成了白水洋常风岭一带。传说戚继光让戚印诈败引倭寇入伏,而戚印杀得性起,忘了要诈败,导致倭寇头领逃脱,破坏了戚继光的作战计划,因而被斩。常风岭上旧有太尉殿,据说就是祭祀戚印的。


   戚继光斩子虽然有这么多版本,却没有一个获得史书的支持。目前所知的正史都没有戚继光斩子的记载。在明代抗倭名将汪道昆为戚继光所撰的《特进光禄大夫少保兼太子太保中军都督府左都督孟诸戚公墓志铭》中载:“少保阴纳陈姬,举祚国、安国、报国;沈姬举昌国;杨姬举辅国。”戚继光长子戚祚国,由妾室陈氏生于明隆庆元年(1567年)。而就在这一年底,戚继光即完成剿倭伟业,北调蓟门(今天津蓟县)训练辽蓟一带士兵。故戚继光于闽浙剿倭期间,是没有成年儿子可斩的。


 思儿亭无子可思, 

究竟因何得名?

真相是“思儿亭”是由古代福州井楼门外

“四明亭”的福州话谐音而成。

宋梁克家《三山志》载:“北取温州路:出井楼门,经四明亭、盘石,陟北岭,下汤岭。”

明王应山《闽都记》则说“四明亭:前汇澄渊,洞见眉睫。其路北达连江、福宁诸州、县,一方要冲也。有亭附郭。宣德五年,圮于水。景泰三年,僧景初募众重建。”可见四明亭是福州通往温州古道的重要地标。而“四明”之名,来自古人“明目、明心、明思、明理”的理念。同样的,“惨恻桥”是由“潭鰂桥”福州话谐音而成。潭鰂是福州话鲶鱼之意,实则因桥下河中有许多鲶鱼而得名。

四明亭是何时转变为思儿亭,无法确切考证。成书于清光绪三十二年(1906年)的《侯官县乡土志》载:“(思儿亭)父老传言,明戚南塘元旦出军讨倭,路经此地,令兵士毋回顾,违者斩。其子回顾,斩之,凯旅至此,哭之恸,后人因建亭以志之,名曰思儿。桥之号‘惨恻’,亦以是得名,未知确否?”可见,戚继光斩子的传说至清末已然存在。然纂志者福州人郑祖庚对此并不完全相信。


民国20年(1931年),九一八事变爆发后,福州于山戚公祠理事会重建四明亭,以民间所传的戚公斩子故事,题匾“思儿亭”,邀请清末进士、一代儒医新店汤斜人黄光厚题写楹联:“灵光巍焉,溯俎豆千秋,崇德报功,吉日椎牛隆乡祀;将军去也,看河山半壁,伤今吊古,斜阳立马重唏嘘。”

亭内立祀戚继光像,以古鉴今,以进一步激发福州百姓的抗日情绪。根据原福州市郊区文物管理委员会办公室主任黄荣春描述,重建后的亭为四角,攒尖屋顶,长11.8米,宽11.5米。亭内立十二根边长35厘米、高370厘米的方形石柱亭的四角挑起,造型古朴。村民于20世纪70年代在四周垒砌砖头,把其改为仓库。2000年9月,思儿亭被拆迁至其东北向数十米的国色天香小区内。


从明嘉靖四十一年到嘉靖四十五年(1562—1566),戚继光的抗倭军旅足迹遍布福建的沿海地区及闽东北内地的不少州县,他维护了国家的领土尊严,保护了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他指挥的“戚家军”号令严明,英勇善战,所向披靡,名闻天下。戏曲舞台上也多了一出精彩的演艺——铁面无私《戚继光斩子》。迄今,福建省的许多地方,依然传颂着戚继光英勇抗击倭寇、保卫家国安宁的美好传说,在各种地方文献中也总是对戚家军严明的纪律及爱民风范多有赞誉。


人民感念他,是因为他有着传统士大夫为民效命、不避嚆矢的优秀品格,融注着中华民族抵抗外侮、不屈不挠的民族精神。这样的英雄自然得到了民众的拥戴与景仰,得到人民的祭拜与纪念。他的事迹永不磨灭,英名流芳千古。戚继光的事迹传说已经演化成民间文化的精髓之一,并且深刻地融入了民众的日常生活乃至精神生活之中。至今,每年农历九月十八日是戚继光诞辰纪念日,人们仍会来亭致祭,寄托哀思。 

思儿亭“戚继光斩子”的民间传说固然不是历史事实,但它所塑造的具有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的文化价值,很大程度上保护了戚继光及其抗倭斗争这一历史记忆的传承。沧海桑田,岁月流转,茶园人民依旧对此津津乐道。

来源:晋安区茶园街道
附件下载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

政策文件
相关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