滕国思代表:
你们提出的《关于发展晋安区老龄事业的建议》(第1062号)已收悉,现将办理情况答复如下:
一、加强机构养老的人才队伍建设的建议。根据2020年福州市人民政府出台了《进一步支持养老服务发展十七条措施》,在稳定人才队伍方面制定了以下扶持政策:一是支持专业人才培养。将养老服务相关专业列为紧缺专业,在我市的高等院校、中等职业学校和技工院校,开设老年服务与管理、老年护理等养老服务相关专业的,给予60万元一次性经费补助;对此类专业学生在我市养老服务机构实习3个月以上的,给予就业见习补贴3个月,补贴标准每人每月300元。二是实行入职奖补。对在我市同一养老服务机构从事养老服务工作连续满1年且合同期3年以上的非在编人员,属于养老护理、医护、康复和社会工作等专业的,按本科及以上、专科、中专分别给予3.6万元、2.4万元和1.8万元的一次性入职奖补,按20%、30%、50%比例分3年拨付。三是实行在职奖补。对在我市同一养老服务机构连续从事养老护理工作满3年的非在编护理人员,给予5000元在职奖补。首次申领后,每满3年,可再次申领。以上政策晋安区均积极按照市里要求响应和落实。此外,为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国家战略,提升晋安区养老从业人员管理和服务水平,推进晋安区养老服务高质量发展,我局通过委托专业培训学校、邀请专家开展讲座及委托养老服务机构开展内部培训等方式,2021年为乡镇街和社区养老工作者、养老机构护理员及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站助老员共计445人开展养老从业人员培训,培训内容涉及养老政策解读、理论讲解和实务技巧等,加强全区养老从业人员的专业知识储备,增强养老从业人员的能力素养,推进全区养老服务工作更加规范标准、更加精准高效、更加专业优质,让更多老年人享受到更有尊严的高品质晚年生活。2022年仍有计划持续开展从业人员技能培训。
二、关于加强居家养老老人的用餐保障的建议。2021年以来,晋安区瞄准老年群体最难、最共性助餐问题,通过政府搭台、企业运作、合理定价、社区联动、规范运营、全时段服务六项举措全力推进长者食堂建设,将老年餐送到老人“家门口”。目前全区80个社区已完成60个社区助餐点建设,覆盖率75%,累计已为全区老年人送餐约12000人次以上。针对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站服务宣传力度不够大、配套用餐场地及送餐人员不足、政策资金未落地等问题,通过提升助老员服务水平、配套完善助餐设施设备及联动社区、社会力量等方式增强服务功能。一是配套完善社区助餐点布局,探索近邻长者食堂建设标准和社区助餐点标准化建设和规范化管理。全区所有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站均免费向助餐企业提供,完善服务站设施设备,供社区老年人就餐点或取餐点使用。二是打造专业化助餐服务队伍。委托专业培训机构为辖区内79名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站助老员开展养老从业人员培训,增强助老员的专业知识储备和能力素养,推进养老服务工作更加规范标准、更加精准高效、更加专业优质。此外,创新助老员的管理机制,将原先主要由政府支付薪酬的助老员通过业务培训,逐步转化为满足企业需要的专技人员。三是凝聚社区社会合力推广宣传。镇街牵头组织社区工作人员全面助力养老服务企业开展家庭养老床位和助老餐推广活动,全区80个社区通过多媒体短片、海报、小区物业群等渠道宣传推广家庭养老床位和助老餐,让更多人老年人了解社区居家养老项目。此外,在助老餐推广方面,我们还通过联合助老员及志愿者力量,建立社区助老员、社区志愿者,养老自助、互助组织等积极配合养老服务企业开展社区助餐、摸底排查、登记、推广等工作;退休老党员、热心老人帮助牵头建立微信群,协助每日老人订餐;镇街社工站的专业社工服务直接联系最需要服务的特殊、特困老年人群体,将政府的关爱送到一线。四是配套资金方面,目前市里也正在积极研究对于长者食堂的综合性扶持政策,财政奖补、场所承租扶持、爱心力量助力等多举措实行长者食堂可持续发展。晋安区将在第一时间落实。
三、关于提高老年人的公交出行便利的建议。根据晋安区的建设发展和群众出行需求,特别是老年人出行的需求,市交通局新增或优化了公交356路、地铁接驳10号线、地铁接驳23号线、316路、170路、182路、通行快线12路等路线。为方便老年人上下公交车,新采购的车辆均为无障碍、低平地板公交车。后期,市交通局也将根据群众出行需求不断增加、优化公交路线。公交车首末站上下车点和候车点在公交车首末站建设时统一规划建设。我区现有在建的谭桥公交首末站和西园公交首末站均根据地块情况布置了候车点,可供老人们等候、休息。
专此答复。
分管领导:金琳
联系人:陈明星
联系电话:0591-83615693
福州市晋安区民政局
2022年4月13日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