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十三届人大二次会议第1073号建议办理情况的答复
时间:2023-04-07 15:57

郭恒禄代表:

  您提出的《关于加快推进市区城市更新打造“未来社区”的建议》(第1073号)已收悉,现将办理情况答复如下:

  首先,感谢您对我区社会服务工作建设的关心和支持。

  1.关于“邻里”办理情况。晋安区借鉴“五户一长”的“邻长”经验,于2019年5月开始建立“梯位长”制度。通过梯位长制度架设沟通桥梁,实现社区与居民“零距离”互动,提升社区居民自我管理与自我服务能力。一是完善近邻服务设施建设。由社区、小区党组与物业公司、业委会商议,主动链接共建单位等多方资源,改造利用配套用房、楼栋架空层等公共空间,建成小区“近邻屋”“金厝边”等小区党群活动阵地156个,培育“我家小院”“跳蚤市场”等邻里互动项目25个。二是探索邻里协商议事制度。在电建社区成功试点“民情理事会”等自下而上的自治模式,由居民广泛参与小区改造提升和社区事务商讨,“自己的社区自己建”,又如在东南花园小区,梯位长每半个月或者一个月开一次会,讨论解决小区实际问题,通过协商,成功实施了信息电子屏幕安装、文明养宠、绿化改造、垃圾分类屋建设等小区大小事务,自上而下与自下而上相结合的自治协商氛围更加浓厚。三是营造近邻和谐文化氛围。在梯位长带动下,大力营造近邻“亲情”,通过举办邻里节、邻里茶会,推荐“十佳”邻里,宣扬“身边的邻里亲情”。

  2.关于养老配套服务办理情况。一是长者食堂全覆盖。晋安区按照“中心厨房+社区配餐”模式全面布局长者食堂,目前已达成80个社区长者食堂全覆盖,累计供餐近19万份。今年,我区将按照示范标准打造6个镇街级标杆长者食堂,按照“四化”标准(即设施标准化、团队专业化、管理规范化、服务个性化)提高社区长者食堂运营服务水平。二是进一步推广“近邻食堂+乐龄学堂”概念。在全区复制铺开“共学、共餐、共伴”与“自助+互助”相结合的“三共两助”服务模式,让老有所养、老有所乐。三是打造“一刻钟”居家养老服务圈。推动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站试点委托专业化养老机构运营,为辖区老人开展居家生活照护、特殊困难老年人探访关爱等活动,把养老助老服务办到长者们的家门口、心坎里。

  3.关于建立社团孵化基地办理情况。一是建基地。在区级层面,于今年3月份在两岸社区交流中心挂牌成立了晋安区社会工作指导中心,并聘请两岸社工界资深专家为顾问,闽都英才社工专业人才林钦燕为负责人,加强全区社会工作的规划和指导。同时依托全省第二批社会工作专业人才基地——两岸社区交流中心,长期为辖区社会组织、社工机构提供免费、开放、优质的办公和活动场所,并于2022年8月孵化和培育了本土社工机构——福州市晋安区筑和社会工作服务中心;在镇街层面,于2020年指导象园街道街成立了首家福州市街道级孵化中心,同年8月孵化了社工机构——福州市益行社会工作服务中心。二是出政策。2021年1月我局出台了《晋安区培育发展社区社会组织专项行动方案(2021-2023年)》文件,指导和督促各乡镇街统筹发挥社会协同力量,不断挖掘和引导社区居民中的贤达能人、热心居民带头参与社区自治,链接社区、社工、社会组织三方资源,扶持、引导和孵化本地社会组织。三是育组织。近年来我区一直推进社区文化的“自组织、自生长”,目前晋安区备案的社区社会组织约1000家。如王庄街道紫阳社区在社工室的指导和辖区文化底蕴的支撑下,培育出港湾艺术团、紫阳舞蹈队等特色社会组织;茶园街道环南社区的健康科普志愿服务组织具备自己编演节目能力,多次根据环南社区宣传主题需求编排节目并进行表演宣传,并取得较好的宣传效果。今年三月我局指导并协助东浦社区居民成立两家社区社会组织(即东浦社区铸爱艺术团和东浦社区铸爱武术队)。

  再次真诚地感谢您,并请您一如既往地关注我区社会服务工作的发展,并提出更多的宝贵意见和建议。

  专此答复

  分管领导:黄 力

  联系人:王光柠  

  联系电话:83640684

  


福州市晋安区民政局

  2023年4月7日 

来源:晋安区民政局
附件下载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

政策文件
相关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