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明春委员:
您提出的《关于加强中小企业服务的几点建议》(第20241032号)已收悉,感谢您对晋安区企业发展工作的关注与建议。现将办理情况答复如下:
一、优化营商环境,强化政策支持
1.出台惠企政策。2022年我区贯彻落实国家、省市稳经济一揽子政策措施,梳理制定《晋安区贯彻落实稳增长稳市场主体保就业防风险行动方案》,细化出台《进一步帮助市场主体纾困解难28条措施》《晋享优服卡》等配套措施;2023年出台《关于贯彻落实新时代民营经济强省战略推进高质量发展实施方案》(榕晋委发〔2023〕3号),并在此基础上结合晋安实际,形成分工方案,进一步落实落细新时代民营经济强省战略,促进我区民营经济发展壮大。落实省、市、区各项惠企政策,近5年我区共下达惠企资金7.71亿元,缓解企业流动资金难题,提升企业稳定生产经营的安全感与积极性。
2.持续破除市场准入壁垒。严格落实市场准入负面清单,破除隐形壁垒,实现企业开办登记2小时办结。建立完善企业自主申报制度,打通涉企全生命周期堵点,优化市场准入环境。2023年我区新增市场主体21627户,同比增长17.54%。优化政府采购,超过400万元的工程采购项目中适宜由中小企业提供的,预留份额40%以上的政策延续至2025年底。
3.推进社会信用体系建设。推进守信激励和失信惩戒,规范开展信用异议处理。全区各部门登录联合奖惩服务系统查询红黑名单15.64万次,报送联合奖惩案例960例。全区共15581家企业入驻全国中小企业综合服务信用平台,通过平台累计发放中小微企业贷款2700万元,助力诚信企业信用变现,缓解企业融资难、融资贵问题。
4.强化融资支持保障。巩固拓展“晋享优服卡”“金融特派员”等服务,为企业提供一对一精准服务,推动惠企政策直达快享。2023年至今共举办38场政金企对接会,累计解决企业融资需求14亿元。我区企业在第8期“纾困贷”获批245笔,累计约4亿元,在“提质增效贷”获批80笔,累计1.5亿元。2023年助力盛丰物流、喜相逢成功上市,分别成为纳斯达克“中国合同物流第一股”、省内年度首家在港上市企业。
5.强化载体要素保障。依托村镇厂房,培育壮大初创民营企业,安德鲁森、华丰贺氏、金誉、美可食品等一众蛋糕企业都在新店镇租厂房创业并逐步发展壮大,成为全省知名的食品连锁品牌。深入实施工业(产业)园区标准化建设,晋安三创中心、湖塘科创园、融媒体数字产业园等项目竣工投用,建设产业载体超100万平方米。全力推进福兴经济开发区改造提升,滚动盘活产业用地167亩,制定完善“工业上楼”实施指引,推动列入省级人工智能产业园先行区。精准把脉企业用地需求,“量身定制”产业用地,永正检测、天盟数码、金强欧居、德艺文创、未来无线等16家民营企业在晋安区委、区政府帮助和指导下,已成功拍地盖楼,实现项目落地。
6.强化政务服务保障。以晋安区政务服务中心为1个枢纽,紧密联动全省首家“晋安区营商环境建设中心”、全省首个“人才综合服务港”等2个特色载体,点对点提升9个乡镇(街道)便民服务中心、10余个楼宇园区服务点政务服务质效,按照“专窗服务、绿色通道、优先办理、提速办结”的方式,形成覆盖全区“1+2+N”政务服务网络体系。建立涉企政务服务事项跟踪督办机制,实现对企业经营周期和项目建设周期全流程跟踪落实,确保各项审批事项按时按质完成。同时,对重点企业诉求、重大项目推进,全链条跟进督导,确保问题第一时间解决。我区99.91%的事项实现“最多跑一趟”,91.06%的事项实现“一趟不用跑”,政务服务综合考核连续七年、营商环境考核连续五年位列全市第一。
7.强化法治要素保障。出台《“法润晋安 护航营商”六大行动方案》《精准服务民企发展协助机制的意见》等文件,发布《晋安法院买卖合同商事审判白皮书》,精选买卖合同纠纷十大典型案例,有效发挥司法裁判的规则导向和价值引领作用。深化市场监管领域“双随机一公开”跨部门联合监管,减少重复检查、多头检查。推行包容审慎监管,落实“首违不罚”“轻微免罚”等执法新措施,2023年全区办理“包容审慎”类案件53件。联动14个部门成立行政调解组织,2023年共受理行政调解案件13545件,成功调解13060件;化解农民工欠薪、工伤等劳各类矛盾纠纷3291件,积极营造和谐稳定的营商环境。持续打造“园区枫桥”,促进涉企纠纷通过非诉讼方式高效化解,降低企业诉累,保护企业家合法权益。
二、营造关心促进民营经济发展壮大社会氛围
8.畅通政企沟通渠道。建立区四套班子领导挂钩联系重点民营企业机制,在商协会及各类市场主体中设立3个“晋安区营商环境观察点”,聘请40名体验员。开通“书记、区长热线电话”,充分落实“周例会、半月谈、季会商”、省市重点项目协调服务工作机制、“千名干部进千企”“企业家接待日”“一企一议”常态化服务机制,充分运用“党企新时空·政企直通车”“12345政务服务便民热线”平台,上下联动,多方协作,点对点、面对面协调解决涉企难题。2023年走访企业153家次,召开“一企一议”专题会议22场,推进解决企业及项目问题730个。2024年截至目前走访企业74家次,召开“一企一议”会议6场,推进解决企业及项目难题167个。推出“晋享优服卡”,提供10大惠企服务。开展惠企政策宣传和申报辅导工作,多渠道、多方式助力企业充分了解政策、享受红利。帮助企业转型升级,为企业提供资金、人才、市场、项目的资源嫁接。指导并协助企业冲刺市级龙头或准龙头企业,充分利用现有扶持龙头、准龙头企业政策,提高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激发市场主体活力。
9.表彰先进民营企业。2023年9月,区委、区政府组织召开2022年度晋安区“纳税贡献大户”表彰大会,邀请辖区重点民营企业共创盛会,对税收贡献前20名企业予以表彰,并由海王福药等优秀企业代表作交流发言、对经济社会发展建言献策,为民营经济的持续发展壮大提供信心和动力。
10.加强民营企业家培育和引领。2023年10月,我区召开新的社会阶层人士联谊会第二届第一次会员代表大会,开展一系列助力乡村振兴、建言经济发展、维护社会稳定、探讨行业前沿等“晋安新智荟”为代表的活动,进一步发现和跟踪培育一批坚持创新引领、专注主业实业、大胆开拓市场、担当社会责任的优秀民营企业家。
11.完善民营经济人士教育培训体系。2023年组织学习党的二十大精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及系列讲话精神,线上线下学习人数达200人;开展“从古田再出发”党性教育活动;赴浙江大学开展民营经济人士专题培训班;组织开展各类主题教育小组活动7场、普法讲座3场、税法知识讲堂1场,提高会员企业家的政治意识,引导企业合规经营。开展沟通交流互学互进活动,促进企业对接16批次,合同金额约2.3亿元。开展全区招商推介会,辐射我区优秀民营企业近300家。实施年轻一代“接力计划”,2023年7月成立晋安区青年商会,现有会员115人,理事75人、常务理事24人、领导班子12人。
三、引导民营经济实现高质量发展
12.加快推动技术创新。2023年我区167家企业获评国家高新技术企业,净增57家,总量达471家,居全市前列。新增省科技小巨人企业8家、省“专精特新”中小企业19家、省数字经济核心产业领域“未来独角兽”、“瞪羚”创新企业9家;新增省、市级众创空间3家。全区规上企业研发经费(R&D)投入总额超20亿元。拓天生物等3家企业入选国家知识产权示范企业,实现零的突破。持续深化以赛赋能、以赛聚才、以赛兴产,成功举办第八届“创客中国”光电中小企业创新创业大赛、第六届“创响福建”大赛福州区域赛。
13.强化人才战略支撑。打造“榕博”教育品牌,区人才综合服务港、福州国际人才港鼓岭基地建成启用,为70余家企业提供专属人才申报服务近200件,举办引才聚才活动139场,引进培育高层次人才345名、高技能人才1632名,人才发展指数连续3年位居全市前三。
14.发展壮大产业集群。依托高意集团、中信网安、思嘉环保、海王福药等链主龙头企业,打造光电、软件、新材料、生物医药“2+2”产业链,持续培育壮大产业集群。发挥高意集团等龙头企业带动作用,虹吸上下游企业,联动麦克赛尔、祥云光电、华科光电等企业,在福兴经济开发区内打造新型光电产业园区。助力重点企业对接行业巨头,销售额达30亿元的高意全球销售中心落户软件园晋安分园,兆丰华、海峡环保等龙头企业产值持续保持两位数增长。三耀科技高性能激光器生产线实现当年落地、当年建设、当年投产。加快思嘉环保、海王福药、本田动力等18家企业智能化改造,技改投资增速跃居全市首位。
15.深度融入全国统一大市场。引导民营企业充分利用“数字峰会”、“518”海丝海交会、“618”海创会、“98”投洽会等平台,加强省、市、区产业对接合作。2023年我区在福兴经济开发区举办创新型都市产业项目对接大会,吸引区内外大型央企国企、知名民企外企及科研院所、行业组织等参加,签约重点项目32个、总投资208亿元。借力数字中国建设峰会、2023世界航海装备大会等,加大对接中国500强、民营100强等重点企业,引进落地中国长航、中车唐车、盛隆能源等高质量产业项目121个、总投资322亿元。
下一阶段,我们将始终坚持党中央关于“两个毫不动摇”“两个健康”的方针政策,引导支持民营经济健康高质量发展。坚持以企业需求为导向,为企业减负降压、排忧解难,为发展保驾护航、蓄势赋能,持续优化营商环境,降低企业经营成本,一以贯之抓好服企惠企工作,培育新质生产力,激活发展新动能。晋安的高质量发展,离不开企业的贡献,我们将与广大民营企业家一道,凝心铸魂、齐心协力推动晋安企业再创新佳绩、晋安产业再结新硕果、晋安经济再上新台阶。
再次真诚地感谢您的建言,并请您一如既往地关注晋安区经济建设发展,欢迎提出更多更好的意见建议。
专此答复。
分管领导:郑枫
联系人:吴丹
联系电话:0591-83599329
福州市晋安区发展和改革局
2024年5月16日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