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安区全力创建国家级文化产业和旅游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区
时间:2023-03-12 09:21


近日,福建省文旅厅国家级文化产业和旅游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区推荐评审视频会召开,晋安区作为全省14个入围县区做了推荐发言,区政府林柳强副区长,鼓岭管委会以及区文体旅局、区旅发中心、区委人才办、区建设局、区资源规划局等部门参加。

晋安区从区情概况、远景展望、发展规划、主要支撑、重点举措五个方面作了汇报,阐述了围绕“福聚晋安、乐迎八方”区域品牌,在创建文旅产业融合示范区中的规划布局和特色亮点。


近年来,晋安区按照文旅融合的要求,着力培育创建了一批例如寿山国石、茶旅融合、鼓岭康养、闽越文化、数字文创、北峰乡村生态旅游等农文旅融合的优势产业链。2022年,全区共接待游客1006.03万人次,实现旅游总收入72.44亿。

01

这里历史悠久,人文底蕴深厚;

这里产业多样,经贸繁荣昌盛;

这里资源丰富,生态环境优越;

这里城乡优美,百姓宜居宜业!

 

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

奠定了优异的区位优势。

因扼守福州盆地东、北两大门户,

自古就是“入闽通道”“通京要塞”。

获得的荣誉称号有

国家生态区、全国绿化模范区
国家级森林康养基地

全国投资潜力百强县(区)
全国绿色发展百强县(区)
“四好农村路”全国示范县(区)
福建省全域生态旅游示范县(市、区)

02

推动文旅产业成为核心竞争力产业之一


                                  03


构建“一品、两轴、三区”区域规划发展布局



晋安区将按照“一品、两轴、三区”的空间规划布局,坚持思想解放、先试先行,将文旅产业培育成为战略性主导产业。

 

一品


围绕“福聚晋安”区域品牌创建,培育“乡约北峰”“国石瑰宝”

“福地金汤”“爱在寿山””九峰情十分爱“等子品牌矩阵

两轴



山轴即北峰山区四好农村路为代表的全景、全季、全域旅游山景观光轴

水轴即开辟了沿晋安河、晋安湖、琴亭湖以及城区串珠公园等为代表的旅游水景观光轴

三区


北峰山区旅游生态区

鼓岭国家旅游度假区

福州东区文旅休闲商务区

04
六大文旅融合产业链


PART 01


寿山国石产业链



中国国石候选石寿山石独产晋安,它的产业链包括:寿山石文创作品、雕刻技艺、休闲观赏、商贸交易、高端拍卖等主要集中于晋安区。寿山石雕界已涌现22位中国工艺美术大师,106位福建省工艺美术大师。享有“石出寿山、艺在鼓山”的美誉,目前寿山石文旅产业链在我区已形成城乡互补、融合共进的格局。

PART 02

茶旅融合产业链


晋安区五里亭是福建省最大的茶叶交易市场,作为福州“世界茶港”的核心区,茶贸易发展历史悠久,禅茶文化交融,已形成了茶旅特色产业链,未来将成为多元一体的全国性茶叶贸易交易中心。

 

PART 03

鼓岭康旅产业链



鼓岭国家级旅游度假区是国内知名的避暑胜地,集闽都山水风光、中西避暑文化、民俗风情等文旅资源为一体,带动周边例如嘉湖“不夜湖”、鼓岭柱里露营地等连片开发,餐饮、网红民宿、温泉、运动健身等业态齐聚。

PART 04

闽越文化产业链


聚焦“挖掘推广闽越文化,讲好闽都先祖故事”,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陆续建成并开放了新店古城遗址公园、闽越文化展馆、闽都食俗体验馆等文旅公共空间。培育琯尾街特色历史文化街区、协和大学历史建筑群特色历史文化街区等,聚集了集非遗体验、特色美食、精品文创等多元化业态。

 

PART 05

数字文创产业链


融媒体数字电商产业园、福晟国际中心直播视听基地、闽台AD广告产业园、三创园数字虚拟产业园等文创集中区坐落晋安,原创音乐服务、数字电商、文化创意等新兴企业串珠成链、聚链成群,以“数”赋能文旅产业高质量发展。

PART 06

北峰乡村产业链


按照习近平总书记“以农为本,旅游兴乡”的指示要求,打造了九峰村等中国美丽休闲乡村,培育鹅鼻萝卜、晋安佛手瓜等国家级地理标志农产品,形成北峰生态游、国石文化游、养生温泉游、农事休闲游等乡村游产品体系。2022年,晋安区乡村振兴热度指数综合排名居全省78个涉农县(市、区)首位。

05

实施十大专项推进行动



将依托晋安文旅资源齐全、开发类型多元的优势,通过实施“十大专项推进行动”,健全“六项工作机制”,不断探索文旅高质量融合发展的新思路。

PART 01

实施“世界茶港”专项推进行动

加快推进五里亭茶叶市场改造提升,发挥其作为全国性茶叶贸易交易中心优势,建设成为福州市国际消费中心城市重点打造的国际特色消费空间之一,打造成为福州世界茶港“核心区”。

PART 02

实施“寿山国石”专项推进行动

依托晋安区独有的寿山石矿产资源和文化资源优势,坚持山城联动发展格局。在山区,加快推进寿山国石小镇5A级景区规划、田黄石地质遗产保护、寿山乡岭头集镇改造项目。在城区,完善寿山石销售、展陈、拍卖、鉴定、创作于一体的文创产业聚集区,形成山上山下呼应衔接的寿山石产业链,打响寿山石文化国际品牌。

PART 03

实施A类景区品质推进行动

持续巩固晋安区在全市A级景区数量位居首位的优势,推动鼓山旅游景区5A级,皇帝洞4A级创建,抓好川捷休闲文体旅游区、汇雅温泉休闲旅游度假村、飞云峡等核心景区的旅游品质提升。

PART 04

实施环晋安湖文旅区推进行动


挖掘福水福泉文化,高标准建设天之眼(爱摩轮)城市文旅综合体,实施晋安河-光明港沿岸夜景灯光提升,晋安河温泉公园-光明港红星苑段“福舟”航道贯通等工程项目,将“环晋安湖”核心区与全省体量最大的东二环泰禾城市街区实施集中连片综合开发,大力推动街头文化艺术表演,共创国家级旅游休闲街区。

PART 05

实施“乡村游”高质量提升推进行动

探索“景村共建”发展模式,深化推进福州龙巢野生动植物王国、亥由古窑文化景区、红寮乡村振兴综合体、荷龟园连锁项目等16项景村共建项目,打造乡村振兴晋安农文旅融合样板。

PART 06

实施“产城景”融合提升推进行动

用好习近平总书记倡导创办福兴经济开发区这一重要载体,深化工业(产业)园区标准化建设,鼓励工业旅游业态产业链及相关支撑产业的跨业态集聚,高标准打造福兴产城景融合先行区。

PART 07

实施温泉康养品质推进行动


 依托“福地金汤”品牌美誉度,打造桂湖森林温泉小镇,重点谋划融汇桂湖温泉旅游休闲度假中心项目与海峡非物质文化遗产生态园的温泉、旅游、文化、养老多产业融合,对接引入桂湖温泉酒店、桂湖养老中心、桂湖温泉博览园等业态。

PART 08

实施“数字视听”产业推进行动


优化“数字+文旅”业态,推动福州电视中心二期(广电融媒体产业园)等项目,通过晋安区三创园数字虚拟产业园、闽台AD广告产业园等平台,着力发展原创音乐服务、电商、文化创意等新兴产业企业,推动国家级数字视听产业园区创建。

PART 09

实施“非遗文化”品质推进行动



用好海丝国际旅游中心、文化记忆馆、西园村非遗示范基地等平台阵地,拓展寿山石雕、软木画、象园木雕等非遗特色工艺品国际市场空间,申报创建中国雕刻艺术之都。

PART 10

实施基础配套推进行动

完善自驾游营地、停车场等保障服务,夯实推进“云上宦溪”露营基地、鼓岭帐篷露营游等项目工程;实施交通通达工程,继续推进25项交通缓堵项目,推动农村公路养护提升,以打造“全景公路”为亮点的交通特色路网。

                                  06

健全六项工作机制



PART 01

健全文旅融合领导推进机制


形成政府主导、部门联动、全民参与的文旅融合发展机制,做好经常性的调度、汇总、研判和分析,协调解决促进文化和旅游产业融合发展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

PART 02

健全文旅融合资金保障机制


发挥晋安国有投资集团、晋安区金融投资公司等投资运营平台的作用,申报“乡约北峰”专项债,设立“全域生态旅游发展专项资金”,促进项目建设。

PART 03

健全文旅融合用地协调机制

在对应“福州市国有空间规划”编制,以及落实北峰“三区三线城镇开发边界”中,统筹规划北峰山区生态、文化、旅游空间,解决 “占补平衡”下山区土地红线保护与开发利用的矛盾。

PART 04

健全文旅融合招商工作机制

 

从各乡镇(街道)包装策划的项目中精心筛选出一批前景好、带动性好的项目,编制我区重点招商引资项目库。

PART 05

健全文旅融合人才培育机制

用好“智汇晋安”人才驿站载体,持续夯实我区金牌导游员,红色讲解员服务队培训班、基层文化讲解员队伍,打造区域文化旅游“人才高地”。

PART 06

健全文旅督导督查培育机制

按照示范区创建实施方案,部署推动31项文旅融合重点任务清单,纳入“日结周清”工作机制,及时跟踪工作进展,确保重要安排部署“事事有人管、件件有人抓”。

晋安区将以此次国家级文旅产业融合示范区创建为契机,进一步发挥文旅产业作为战略性产业和主导产业对区域的带动作用,促进文旅关联产业深度融合,推进区域产业转型升级,努力为福建省推动文化和旅游融合发展贡献更多晋安力量。

来源:晋安区
附件下载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

政策文件
相关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