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安区

欢迎访问晋安区人民政府门户网站

晋安区2017年1-12月经济运行情况分析

来源:晋安区统计局 发布时间: 2018-02-13 11:33
加大字体 缩小字体 收藏 取消收藏 打印
     今年1-12月,在区委区政府正确领导下,各级各部门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抢抓“东进南下”的战略机遇,聚焦“攻坚2017”,扎实推进各项工作,经济呈现了平稳发展态势。但是多个指标的下行压力仍然较大。

一、1-12月主要经济指标完成情况

(一)市统计局反馈的主要经济指标情况

市统计局反馈的1-12月指标共26项中,有18项指标达到或超过确保计划序时进度: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102.7%),固定资产投资额(103.3%),一般公共预算总收入(100.2%),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106.1%),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01.5%),自营出口(103.3%),实际利用外资(100.8%),规模以上工业产值(102.0%),规上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营业收入(144.4%),限上批发业销售收入(108.1%),限上零售业销售收入(104.8%),限上住宿业营业收入(110.8%),限上餐饮业营业收入(104.1%),规上服务业营业收入(111.8%),建筑业产值(101.5%),商品房销售面积(163.6%),房地产业从业人员数(102.4%),农林牧渔业产值(100.7%)。有1项指标差序时在3家百分点以内:规上其它营利性服务业营业收入(97.6%)。其余7项指标有较大的差距。

(二)市统计局反馈排位的主要经济指标情况

市统计局反馈排位的指标共12项。其中:排在全市第2位的指标有1项:地区生产总值。排在全市第3位的指标有1项: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排在全市第4-6位的指标有3项:第一产业增加值(第4)、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第4)、第三产业增加值(第6)。排在全市第7-9位的指标有5项:建筑业增加值(第8)、固定资产投资额(第7)、一般公共预算总收入(第7)、自营出口(第7)、实际利用外资(第8)。排在全市倒3的指标有2项:工业固定资产投资额(第11)、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第10)。

(三)市考核指标(12项)完成情况

1.地区生产总值完成642.84亿元,增长10.2%,完成年确保计划的104.6%,超计划28.14亿元,超序时4.6个百分点,排全市第2位。

2.第一产业增加值完成5.50亿元,增长5.0%,完成年确保计划的101.8%,超计划0.10亿元,超序时1.8个百分点,排全市第4位。

3.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完成129.30亿元,增长7.9%,完成年确保计划的102.7%,超计划3.40亿元,超序时2.7个百分点,其中当月完成11.7亿元。排全市第4位。

4.建筑业增加值完成77.22亿元,增长4.3%,完成年确保计划的103.2%,超计划2.42亿元,超序时3.2个百分点,排全市第8位。

5.第三产业增加值完成423.40亿元,增长12.4%,完成年确保计划的104.3%,超计划17.30亿元,超序时4.3个百分点,排全市第6位。

6.固定资产投资额完成659.89亿元,增长17.7%,完成年确保计划的103.3%,超计划20.79亿元,超序时3.3个百分点,其中当月完成84.37亿元。排全市第7位。

7.工业固定资产投资额完成54.02亿元,增长-45.8%,完成年确保计划的46.8%,缺口61.48亿元,差序时53.2个百分点,其中当月完成4.67亿元。排全市第11位。

8.一般公共预算总收入完成42.00亿元,增长8.2%,完成年确保计划的100.2%,超计划0.10亿元,超序时0.2个百分点,其中当月完成6.33亿元。排全市第7位。

9.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完成28.15亿元,增长15.6%,完成年确保计划的106.1%,超计划1.62亿元,超序时6.1个百分点,其中当月完成5.40亿元。排全市第3位。

10.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完成720.09亿元,增长12.0%,完成年确保计划的101.5%,超计划10.59亿元,超序时1.5个百分点,其中当月完成70.85亿元。排全市第10位。

11.自营出口完成136.00亿元,增长10.0%,完成年确保计划的103.3%,超计划4.33亿元,超序时3.3个百分点,其中当月完成7.53亿元。排全市第7位。

12.实际利用外资完成11379万美元,增长7.8%,完成年确保计划的100.8%,超计划86万美元,超序时0.8个百分点,其中当月完成5052万美元。排全市第8位。

(四)区考核指标(13项)完成情况

1.规模以上工业产值完成490.22亿元,增长12.6%,完成年确保计划的102.0%,超计划9.66亿元,超序时2.0个百分点,其中当月完成44.50亿元。

2.规上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营业收入完成4.41亿元,增长11.1%,完成年确保计划的144.4%,超计划1.35亿元,超序时52.7个百分点,其中当月完成0.64亿元。

3.限上批发业销售收入完成301.71亿元,增长16.9%,完成年确保计划的108.1%,超计划23亿元,超序时8.1个百分点,其中当月完成24亿元。

4.限上零售业销售收入完成463.00亿元,增长17.9%,完成年确保计划的104.8%,超计划21.00亿元,超序时4.8个百分点,其中当月完成43.91亿元。

5.限上住宿业营业收入完成4.39亿元,增长21.1%,完成年确保计划的110.8%,超计划0.43亿元,超序时10.8个百分点,其中当月完成0.47亿元。

6.限上餐饮业营业收入完成7.87亿元,增长15.7%,完成年确保计划的104.1%,超计划0.3068亿元,超序时4.1个百分点,其中当月完成0.73亿元。

7.规上服务业营业收入完成158.60亿元,增长32.5%,完成年确保计划的111.8%,超计划16.72亿元,超序时20.1个百分点,其中当月完成17.16亿元。

8.规上其它营利性服务业营业收入完成41.84亿元,增长52.2%,完成年确保计划的97.6%,缺口1.04亿元,超序时5.9个百分点,其中当月完成5.07亿元。

9.建筑业产值完成257.48亿元,增长11.7%,完成年确保计划的101.5%,超计划3.88亿元,超序时1.5个百分点,其中当月完成30.43亿元。

10.商品房销售面积完成206.32万㎡,增长71.8%,完成年确保计划的163.6%,超计划80.19万㎡,超序时63.6个百分点,其中当月完成42.71万㎡。

11.房地产业从业人员数完成6343人,增长17.4%,完成年确保计划的102.4%,超计划151人,超序时2.4个百分点,其中当月完成1546人。

12.房地产业从业人员报酬完成3.10亿元,增长13.2%,完成年确保计划的97.0%,缺口0.10亿元,差序时3.0个百分点,其中当月完成1.52亿元。

13.农林牧渔业产值完成9.99亿元,增长5.0%,完成年确保计划的100.7%,超计划0.07亿元,超序时0.7个百分点。

二、1-12月经济运行的主要特点和存在的主要问题

从12月份各经济指标数据的支撑情况看,经济运行的基本面比预想的要差得多,高增长指标高得勉强,有底气的只有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零售业、住宿业、服务业、其他营利性服务业等指标;而低增长的指标低得没有信心,形势十分严峻。

(一)企业经营较困难,经济下行势头明显。

一是企业减产面继续高企。 根据联网直报的9个专业数据统计,12月份“一套表”联网直报减产企业181家,占企业总数的30.8%,比上月减少33家,比去年底减少37家,经济形势有所好转。其中:

规上工业减产31家(占21.4%),比上月减少22家;

建筑业减产52家(占42.3%),比上月增加5家;

限上批发业减产19家(占38.8%),比上月减少3家;

限上零售业减产22家(占23.2%),比上月减少4家;

限上住宿业减产5家(占31.3%),与上月持平;

限上餐饮业减产5家(占41.7%),比上月增加2家;

规上服务业减产47家(占31.8%),比上月减少11家;

规上其它营利性服务业营业收入减产11家(占17.2%),比上月减少3家;

规上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营业收入减产4家(占33.3%),与上月持平。

二是企业退库压力大。 2017年以来,受城市建设、产业升级、增资扩营等因素影响,全区有一大批工业、社零企业存在搬迁、停产、转产等情况。据初步统计,目前全区共有搬迁、停产、转产等类型企业43家。这些企业的去留对我区影响十分明显。其中:

(1)工业企业53家,2016年实现产值154.5亿元,占全区规上工业产值的35.5%;

(2)餐饮业企业1家,2016年实现营业收入1480万元,占全区餐饮业营业收入的2%。

三是企业执行统计制度还有欠缺。 据统计,12月份全区共有53家企业出现零报现象,占全区企业的9.0%。按乡镇(街道)统计,鼓山17家,新店4家,岳峰12家,宦溪5家,日溪2家茶园5家,王庄7家,象园1家。据分析,出现零报现象主要原因是这些企业搬迁或员工迟报等。

四是在库企业结构调整步伐较慢。 全区588家在库企业中,纺织服装服饰业、电气机械和器材制造业、金属制品业、房屋建筑业、农具零售、汽车零售、茶叶零售、道路运输等传统产业在行业内的比重都较大,这些产业由于受产能过剩、消费下滑、需求不足、产业转型、拆迁改造等影响,企业投资信心不足,增资扩营的意愿下降,今年全区GDP增速出现放缓迹象,低于去年同期10.3%的水平。

五是企业入库工作进度不理想。 全部新增入库企业47家(月度新增13家),其中:规上工业1家,建筑业7家(月度新增7家),限上批发业6家,限上零售业9家(月度新增2家),限上住宿业2家,规上服务业22家(月度新增4家),规上其它营利性服务业13家(月度新增1家),规上互联网信息软件服务业6家(月度新增1家)。月度新增入库工作进度慢,其中:鼓山新增4家,新店新增1家,岳峰新增1家,寿山新增1家,茶园新增3家,王庄新增3家。

六是新增企业对经济的拉动作用不明显。 全区新增的47家企业中,除住宿业外,其余都增长较缓慢。其中:规上工业拉动增长0.005个百分点,建筑业拉动增长0.5个百分点,限上批发业拉低增长0.9个百分点,限上零售业拉动增长1.0个百分点,限上住宿业拉动增长14.8个百分点,规上服务业拉动增长1.4个百分点,规上其它营利性服务业拉动增长3.7个百分点,规上互联网信息软件服务业拉动增长17.3个百分点。

七是重点企业拉升作用明显,但减产情况严重。 全区87家较大企业(占全部企业数量的14.8%),贡献了全区60%以上的产值(收入)。但是还有12家重点企业出现减产,占全部重点企业的14%。规上工业重点企业共30家,拉动增长10.5个百分点,但有4家企业减产,拉低增长2.3个百分点;建筑业重点企业共13家,拉动增长13.6个百分点,但有3家企业减产,拉低增长3.6个百分点;限上零售业重点企业共18家,拉动增长17.4个百分点,但有1家企业减产;限上餐饮业重点企业共2家,拉动增长15.0个百分点,但有1家企业减产,拉低增长0.2个百分点;规上服务业重点企业共15家,拉动增长28.4个百分点,但有3家企业减产,拉低增长1.3个百分点;规上其它营利性服务业重点企业共5家,拉动增长36.0个百分点,但有3家企业减产,拉低增长5.4个百分点。

(二)工业经济持续缓慢回跌,增长的空间有限。

一是工业产值与增加值同步下滑。 主要原因是:

(1)工业增加值率偏低。工业增加值率使用错年值,即2017年使用2016年的增加值率。2016年大部分企业产值不断提高,但能源消耗、资产总计、利润总额、营业税金、应缴增值税、平均从业人数、折旧等指标没有同步增长,2016年我区增加值率仅26%,比2015年减少了2个百分点,相当于2017年全区要多完成37亿元工业产值,才能达到2016年相同的增速。然而,2017年当年增加值率完成了26.7%,两年平均后增加值率仅26.3%,反推规上工业增加值仅增长7.9%,未完成全年增长8%目标。

(2)工业企业数量减少趋势与工业产值不断提高的矛盾突出。从2014年第四季度以来,我区规模工业企业数量从157家减少到145家,企业的月度产值却屡创新高,从当时的不足33亿元提高到现在的42亿元以上,而规模以上工业实现了超水平发挥,但也是难以为继的。

二是工业结构不合理。 区内大部分企业没有形成相互协作的上下游产业链,相互之间的需求较少,无法形成集群效应。目前我区主导产业主要集中在传统制造业上,在全区29个行业中,属于传统行业的有20个,共涉及111家企业,占企业总数的76.0%,累计实现产值388.71亿元,占全区规上工业产值的79.3%,增长9.9%,增长率比全区平均水平低2.8个百分点。以上企业面临利润低、租金高、拓展空间不足等难题,外迁意愿强烈。相对而言,科技含量高、利润大的计算机通信、通用设备、医药、运输设备、仪器仪表、专用设备、非金属矿物制品、石油加工等行业,涉及35家企业,占企业总数的20.7%,累计完成产值101.51亿元,占全区规上工业产值的20.7%;增长11.0%,增长率比全区平均水平低1.6个百分点。

三是行业增长不均衡。 从全区29个行业分析:

(1)实现正增长的行业达到22个,比11月份减少1个。其中:有3个行业增长超过30%:文教、工美、体育和娱乐用品制造业(47.4%)、纺织业(43.1%)、非金属矿物制品业(61.0%)。有5个行业增长超过20%:汽车制造业(28.9%)、印刷和记录媒介复制业(23.3%)、木材加工和木、竹、藤、棕、草制品业(20.9%)、专用设备制造业(26.9%)、有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29.3%)。

(2)出现下滑的行业达到7个。分别是:非金属矿采选业(-8.0%)、通用设备制造业(-0.1%)、医药制造业(-17.6%)、燃气生产和供应业(-5.4%)、农副食品加工业(-57.5%)、电力、热力生产和供应业(-12.6%)、石油加工、炼焦和核燃料加工业(-9.4%)。

(3)计算机制造业、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增长较快。全区9家企业累计完成产值40.32亿元,增长13.2%,高于全区平均水平0.5个百分点。主要是由高意通讯、高意光学、嘉威电子、琴声电子等4家企业贡献。

四是亿元以下企业发展缓慢。 从经济发展角度看,亿元以下企业是保证全区工业稳定增长的基石。目前全区亿元以下规模企业有69家,占全部企业数量的45.7%,但产值仅占全区的7.0%,增长5.6%,低于全区平均增幅7.0个百分点。由于今年有30多家亿元以上企业面临搬迁或减产问题,如果亿元以下企业无法尽快成长,将严重影响今年工业的发展。

五是全区规上工业企业存量严重不足。 今年以来,全区没有新增一家规上工业企业,但是准备搬迁、转产、退库的企业却多达53家,虽然加强调度,但1-12月累计实现增长4.0%,低于全区平均水平8.6个百分点,减产量达13.4亿元,拉低全区规上工业产值增长3.1个百分点。其中:搬迁企业(21家)累计完成产值58.69亿元,增长5.5%,低于全区平均水平7.1个百分点。重组企业(5家)累计完成产值4.37亿元,增长-49.8%,低于全区平均水平62.5个百分点。停产企业(7家)累计完成产值13.83亿元,增长-15.8%,低于全区平均水平28.5个百分点。这些企业发展的波动太大,需要提前给予关注。

(三)投资增长动力严重匮乏,社会投资强度不足。

虽然全区以攻坚为抓手,加快政府主导的各类民生投入力度,但受基数增加、拆迁强度居高不下、整体经济低迷、商品房限购等因素影响,全区投资总量不足问题突出。1-12月投资增幅比11月份高5.6个百分点,完成全年任务。

一是项目投资后继无力。1-12月实现项目投资374.01亿元,增长9.4%;

项目投资存在的主要问题是:(1)项目投资来源有限。从投资规模看,5000万元以下项目达到593个,其中鼓山、新店两镇分别落实项目173个和160个,分别贡献投资10.30亿元、13.47亿元。

(2)部分省市属企业协调较困难,配合度较差。二是房地产投资存量不足。1-12月全区累计完成房地产投资252.74亿元,增长19.0%。12月份完成11.78亿元,主要是由福州奥林匹克花园等单位贡献。

主要问题:

(1)房地产项目存量不足,目前全区在库的房地产项目63个,其中27家企业已经完成,20家企业已经完成投资80%以上,只有16家还处于稳定投资期。

(2)房地产企业地价款已经基本完成。今年以来,世茂连潘天城、香开连天花园、首融锦江花园、鲁能花园等项目累计上报地价款117.65亿元。剩余的地价款存量不多。

三是工业固投大幅下滑。 1-12月全区累计完成工业固投0.02亿元,增长-45.8%,12月份当月完成了4.67亿元。出现大幅下滑的主要原因是:近年以来,全区继续大力加强拆迁工作,累计完成了王庄危旧屋区改造、连潘凤坂旧屋区改造、横屿组团、溪口组团、晋安湖、化工路改造等拆迁工作,一批工业企业面临停产、异地搬迁或转型发展问题,加上二环以内工业企业退城进园、退二进三等政策实施,全区已经搬迁、停产、转产工业企业达到40多家,工业企业发展空间不断缩小。今年全区188个工业投资项目中,5000万元以下的投资占177个,累计完成投资47.75亿元,而5000万元以上投资项目仅11个,完成投资6.27亿元;根据今年区委、区政府下达的考核计划,预计全年5000万元以下项目投资要达到220亿元以上。目前项目储备量远远达不到实际需要。

四是民生投资全面发力。 1-12月民生投资项目159个,累计完成投资206.28亿元,占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的32.9%。其中:

道路项目49个,累计完成投资61.37亿元,占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的9.8%;

安置房项目33个,累计完成投资33.30亿元,占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的5.3%;

水系项目23个,累计完成投资78.58亿元,占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的12.5%;

教育项目6个,累计完成投资3.34亿元,占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的0.5%;

其他项目48个,累计完成投资29.68亿元,占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的4.7%。

五是攻坚2017行动建设项目顺利推进。1-12月入库项目98个,累计完成投资359.44亿元,占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的57.3%,比上月下降了1.6个百分点。

六是商品房销售面积大幅增长。1-12月全区完成商品房销售面积206.32万㎡,增长72%,超计划80.19万㎡,超序时63.5个百分点。

(四)建筑业形势有所好转,但颓势明显。

从2015年开始建筑业始终处于低迷态势。今年1-12月也未能扭转颓势。从1-12月整体上分析,如果不是部分重点企业做出约8亿元的贡献,全区将出现较大的下滑。但随着去年同期基数的增加,预计下半年建筑业后续增长空间严重不足。

一是与建筑业增加值核算相关的指标不匹配。 从1-9月的相关数据分析,今年固定资产投资中的建安投资、省外入闽企业投资、福州本地产值比重分别大幅回落,严重拖累了建筑业增加值的增长。如:福州本地产值比重没有较大变化。1-12月完成福州本地产值69.53亿元,累计增长12.3%,高于全区建筑业产值增长0.6个百分点。福州本地产值占全区产值的30.6%,比去年同期减少0.5个百分点,不利于提高建筑业增加值。

二是建筑企业资质升级政策造成的挤出效应继续发酵。 受福州市建筑业企业资质管理较严格等因素影响,自2015年以来,建筑企业出现了大规模的搬迁,2015年搬迁18家,承担基数43.6亿元;2016年搬迁10家,承担基数达11.14亿元;2017年迁出或关停并转的企业达到19家,背基数约13.63亿元,拉低建筑业增长5.9个百分点。

三是亿元以下企业增长乏力。

(1)1亿元以下企业111家,占全区建筑业产值的10.5%,累计产值26.94亿元,增长4.1%,拉动增长0.5个百分点。

(2)1-5亿元企业22家,占全区建筑业产值的17.8%,累计产值45.91亿元,增长23.7%,拉动增长3.8个百分点;

(3)5-10亿元的企业8家,占全区建筑业产值的26.0%,累计产值66.93亿元,增长31.6%,拉动增长7.0个百分点;

(4)超10亿元的企业5家,占全区建筑业产值的45.7%,累计产值117.69亿元,增长0.9%,拉动增长0.4个百分点。

四是重点企业减产压力大。

在12家5亿元以上企业中,有3家企业出现下滑。其中:铁建建筑(-20.7%)、中铁二十四局(-19.1%)、省送变电(-12.5%)。此外,根据区建设局走访企业了解到,预计今年省送变电工程减产5亿元,亿创电力减产6.5亿元,兴创建设、永同昌分别减产2亿元以上,仅这4家企业就会拉低建筑业产值增长6.7个百分点左右。

五是在库企业建筑资质等级偏低。 全区124家建筑企业中,一级企业26家(占21.0%),累计增长11.8%,比全区平均水平高0.1个百分点。二级企业56家(占45.2%),累计增长25.4%,比全区平均水平高13.7个百分点。三级企业30家(占24.2%),累计增长46.6%,比全区平均水平高34.9个百分点。其他企业12家(占9.7%),累计增长157.8%,比全区平均水平高146.1个百分点。由于缺少高资质的大型企业,致使区内企业极少中标区重点工程。从攻坚2017行动建设项目中标企业名单看,仅福州永同昌建设集团有限公司、福州铁建建筑工程有限公司、福建中隽建设发展有限公司、福建景翔建设工程有限公司、福建鑫景源建设工程有限公司等5家企业中标,极其不利于区内企业的发展,也严重影响了建筑业增加值的提高。

(五)内外需求继续回升,带动能力强劲。

一是批发业有所回升。 今年以来批发业显现了较强的下滑趋势。分行业看,22个行业中有6个行业出现较大下滑。分别是:电气设备批发(-5.0%)、家用电器批发(-29.5%)、其他文化用品批发(-32.5%)、汽车批发(-74.3%)、肉、禽、蛋、奶及水产品批发(-3.6%)、鞋帽批发(-14.7%)。其中有3个行业下滑幅度在20%以上。批发业的出现的新特点是:

(1)金属及金属矿批发业延续了去年下半年开始的上升势头。实现了较大幅度的回升。累计实现收入111.79亿元,增长22.1%,拉动全区增长了6.7个百分点;主要是依靠福建建莲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的拉动,增长10.5%;

(2)烟草制品业持续低迷。受到国家政策影响,烟草制品业已进入了低增长、下滑的通道。实现收入96.84亿元,增长4.7%,拉动批发业增长1.5个百分点;

(3)服装批发业快速增长。实现收入35.21亿元,增长30.8%,拉动批发业增长2.8个百分点;

(4)建材批发业快速增长。主要是受商品房限购、提价因素的影响。实现收入18.50亿元,增长17.2%,拉动批发业增长0.9个百分点;

(5)亿元以下企业快速增长。全区40家亿元以上企业占全区企业数量的61.5%,实现收入15.08亿元,增长了32.7%,占全区批业销售收入的5.0%。

二是零售业继续保持上升势头。 累计增长17.9%。主要特点是:(1)去年新增企业继续拉动增长。去年新增的21家企业、去年提升的11家企业、分别增长了92.7%、62.3%、119.9%,拉动零售业分别增长了9.5个、1.2个、0.6个百分点,对全区的贡献达到63.2%。

(2)分行业看,全区24个行业中,有21个行业实现了增长,增幅超过全区平均水平(17.9%)的行业有10个。分别是:化妆品及卫生用品零售(31.3%)、工艺美术品及收藏品零售(71.1%)、计算机、软件及辅助设备零售(26.1%)、酒、饮料及茶叶零售(29.7%)、通信设备零售(30.5%)、肉、禽、蛋、奶及水产品零售(52.4%)、陶瓷、石材装饰材料零售(1178.2%)、涂料零售(23.9%)、木质装饰材料零售(78.7%)、其他日用品零售(81.0%)。只有3个行业出现下滑,分别是:其他食品零售(-21.5%)、汽车零售(-0.5%)、药品零售(-100.0%)。

(3)全区最大的15个零售行业贡献率不断提高。累计贡献销售收入425.69亿元,占全区的91.9%,拉动零售业增长15.3个百分点。百货零售(实现收入16.46亿元、拉动增长0.5个百分点)、超级市场零售(实现收入10.84亿元、拉动增长0.0个百分点)、化妆品及卫生用品零售(实现收入11.51亿元、拉动增长0.6个百分点)、工艺美术品及收藏品零售(实现收入50.06亿元、拉动增长4.6个百分点)、机动车燃料零售(实现收入26.30亿元、拉动增长0.7个百分点)、家具零售(实现收入111.26亿元、拉动增长1.8个百分点)、酒、饮料及茶叶零售(实现收入34.63亿元、拉动增长1.7个百分点)、粮油零售(实现收入29.66亿元、拉动增长0.1个百分点)、其他室内装饰材料零售(实现收入18.78亿元、拉动增长0.6个百分点)、汽车零配件零售(实现收入13.76亿元、拉动增长0.3个百分点)、汽车零售(实现收入52.54亿元、拉低增长0.1个百分点)、日用家电设备零售(实现收入18.29亿元、拉动增长0.2个百分点)、肉、禽、蛋、奶及水产品零售(实现收入10.40亿元、拉动增长0.8个百分点)、服装零售(实现收入11.15亿元、拉动增长2.4个百分点)、木质装饰材料零售(实现收入10.06亿元、拉动增长1.0个百分点)。

(4)零售业重点企业基础薄弱。全区零售业主要依托于18家大型零售企业,累计实现销售额290.36亿元,增长10.8%低于全区平均增幅7.1个百分点,占全区零售额的62.7%,比重有了较大下滑,表明调控工作有所成效,但问题还很突出。其中:鼓山6家(龙泽投资、嘉利德斯汽贸、中山东港、亚太汽配、威石贸易、锶琳建材),比重为64.8%;新店2家(永力通汽贸、金洋汽贸),比重为76.1%;岳峰3家(喜盈门实业、南方建材、天赐建材),比重为64.5%;茶园3家(麦多万嘉、国美电器、火车站商贸),比重为65.2%;王庄4家(闽津茶业、福百祥、富庚农业、中宏贸易),比重为71.9%。

但是这些企业大都存在基础台帐薄弱、数据匹配度低等问题,已经有坤发建材、锶琳建材、奇尔斯贸易、方和立茶叶、闽津茶业、麦多万嘉超市等6家企业被上级限定增幅。随着国家监管措施不断加强,零售业发展面临较大压力。

三是限上住宿业增长喜人,限上餐饮业增长喜人。 1-12月限上住宿业增长21.1%,主要是鼓山拉动增长14.9个百分点。具体是由福州光明港国际大酒店公司、福州市金都商务酒店有限公司等2家新增企业拉动增长11.4个百分点。但是,住宿业重点企业福建永延富临酒店有限公司(-1.6%)、福州市晋安区新紫阳大酒楼(-5.0%)等2家企业出现下滑。餐饮业增长了15.7%,主要是受福州龙之湾大酒楼有限公司(-2.8%)影响。

(六)服务业增长速度放缓,新兴业态蓬勃发展。

服务业是全区经济增长的重要动力源。经过前两年的调整增长之后有所回落,进入了平稳发展期,但是其他营利性服务业以三大城市综合体为依托,发展亮点凸显。

一是其他营利性服务业整体发展平稳。 1-11月累计增长了52.2%。主要是由福建喜相逢汽车服务有限公司(102.5%)、福州泰禾新世界商业物业管理有限公司(126.2%)贡献,拉动全区增长38.6个百分点。但是,从全区楼宇经济发展形势分析,楼宇潜力没有被有效挖掘。具有比较优势的居民服务业、商务服务业还有较大的增长空间,1-11月虽然商务服务业增长61.6%,但从楼宇企业的摸底情况分析,还有很大的空间。

二是规上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大幅回升 。1-11月累计增长了11.1%。主要是得益于考克(福建)工业设计有限公司(40.9%)、福建慧舟信息科技有限公司(51.7%)、福建博思软件股份有限公司(42.4%)、福州三网达网络技术有限公司(66.1%)、福州随想信息科技有限公司(36.9%)、福州诺雨宸信息科技有限公司(45.3%)等6家企业贡献。

三是物流业发展优势下降。 根据行业归类,物流业属于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包含道路、水上、航空、货物运输、管道运输、装卸搬运、货物运输代理、其他运输代理、仓储、快递服务等。多年来,受福州产业结构调整影响,闽侯、福清、长乐、连江、马尾等县(市)区物流业发展势头迅猛,而我区受制于土地租金上升、福兴经济开发区整合、钢材建材市场搬迁等影响,今年以来全区物流业收入持续下滑。1-11月全区共有19家在库物流企业,累计实现收入19.13亿元,增长9.0%。有9家企业减收10040万元。其中:3家年收入1亿元以上的企业盛辉物流集团有限公司、福建盛丰物流集团有限公司、福州万集物流有限公司分别增长11.1%、17.7%、33.9%。

(七)农业增长缓慢,产业结构不优。

晋安区全年农林牧渔业总产值完成99873.54万元,同比增长5%,第一产业增加值完成54988.3万元,增长5%。从农业内部产业结构分析,存在以下特点:

一是渔业产值持续下滑。 全年渔业产值完成2197.35万元,同比下滑6.7%。由于水库禁养和养殖空间不断缩减等原因,渔业发展十分困难。

二是种植业持续增长。 种植业产值完成76231.15万元,同比增长6.7%。主要是部分蔬菜产量增长较快,其中:块根、块茎菜类增长160%,瓜菜类增长21%。此外中草药材贡献产值高达1.5亿元,占全年产值的15%。新店、寿山的特色农产品西洋葡萄、龙晶葡、盆景花卉等产值1.1亿元,占全年产值的11%。

三、畜牧业增速缓慢。 全年完成11101.57万元,同比下滑2.0%,主要禁养政策的影响,畜牧养着受到限制。今年由于寿山的蛇类养殖做出了较大贡献,寿山蛇肉全年产值达到3208万元,增长110%,占畜牧业总产值的28.9%。

四、园林水果增长显著。 园林水果全年完成1亿元,增长13.8%,主要是枇杷、龙眼、荔枝、杨梅、柑橘橙等作物增长较大,产值达到4022万元,占水果总产值的40%。

从全区分析,在种植业、畜牧业、渔业都不景气的时期,特色农业已成为我区农业增长的新动力。我区已上报的金银花、龙晶葡萄、铁皮石斛、南五味子、辣木、蛇肉等特色农产品,有着较高的经济价值,贡献了1.8亿元,占全年总产值的18%。下一步希望各乡镇能尽可能的挖掘所属乡镇拥有的特色农产品情况,及时统计、上报,做到应统尽统。

(八)其它区委、区政府关注的行业发展情况

一是市区“攻坚2017行动”建设项目进展情况。 1-12月,全区共有98个市区两级“攻坚2017”行动建设项目纳入统计,累计完成投资365.09亿元,12月当月完成28.33亿元。

    二是楼宇经济潜力大,但开发程度较低。 根据楼宇办提供的资料,到7月止全区共确认企业1.35万家,其中楼宇企业6320家。经与名录库企业对比,到12月底止,全区588家“四上”企业(不含固投项目)中,纳入控管的仅195家,仅占“四上”企业的33.2%,占全部企业的1.4%。以东二环、五四北、世欧广场等3个城市综合体为例,目前仅有17家企业在库统计,占已入驻经营企业不到3%。其中:东二环泰禾11家,五四北泰禾4家,世欧广场2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