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信息公开
  • 索 引 号: FZ04113-3000-2023-00124
  • 主题分类:
  • 发文机关: 区市容管理局
  • 成文日期: 2023-07-04
  • 标    题: 晋安区城市管理局关于2023年上半年工作总结及下半年工作思路的报告
  • 发文字号: 榕晋城管〔2023〕337号
  • 发布日期: 2023-07-04
  • 有 效 性: 有效
晋安区城市管理局关于2023年上半年工作总结及下半年工作思路的报告
榕晋城管〔2023〕337号
来源:晋安区城管局 时间:2023-07-04 09:32

区政府办综合科:

  2023年以来,在区委、区政府的领导下,区城管局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和省委、市委、区委“三争三领三年”行动部署要求,不断提高城市精细化管理水平,扎实开展市容、环卫、“两违”、渣土等各项工作。现将2023年上半年工作总结及下半年工作思路报告如下:

  一、上半年工作总结

  (一)聚焦市容精细管理。一是严格落实市容常态化管控,重点整治流动摊点、店外店占道经营、“两车”乱停放、违规广告牌、夜间大排档、烧烤摊等问题,不断改善市容环境。今年上半年共清理流动摊点6294起、店外店占道经营7512家;查处夜间大排档、烧烤摊233起;纠正“两车”乱停放约2.6万辆次;清理各类违规广告230面。二是立足“十无、五好、一创建”工作目标,重点围绕建筑外立面、私搭乱建、绿化提升改造、规整车辆等方面,在平原六镇(街)开展18条小街巷精细化管理,与区直有关部门齐抓共管共治,进一步提升小街巷环境品质,今年上半年已整治各类问题2502项。三是为推动夜色经济发展,积极配合有关镇(街)打造条件较为成熟的9个便民疏导点设置,目前已有5个便民疏导点投入运营,其他4个正在建设中。

  (二)落实环卫长效管理。严格落实道路清扫保洁、垃圾分类收运、垃圾分类、公厕保洁等日常管理,切实做好厨余垃圾收运及垃圾分类督导检查、宣传教育等工作,今年上半年共处罚居民不按时投放、沿街商铺混投垃圾等违规行为5230起,处罚金额83.2万元。同时正在试点推行6个小区垃圾分类智慧管理和垃圾分类主体责任前期试点,并积极推进垃圾分类屋、公厕、城市管理综合体项目等环卫基础设施建设及提升改造工作,目前已完成省、市下达新改建垃圾分类屋18座。

  (三)加强“两违”主动治理。认真落实“两违”网格化巡查和无人机航拍,严控小区新增违建,确保新增“两违”得到有效遏制,同时对辖区历史存量“两违”情况进行详细摸底核实,按照分类分步、分期分片化解。今年上半年共巡查发现新增“两违”73宗,拆除住宅小区“两违”34宗,消化历史存量21宗。

  (四)强化建筑垃圾管控。常态化开展建筑垃圾“治乱、治污、治超”专项整治行动、建筑工地“静夜守护”专项整治行动,并采用日间网格化摸排建筑工地、住宅小区、易倒卸点位,加上夜间精准出击开展建筑垃圾整治行动的工作模式,实施建筑垃圾网格化、精细化管理。今年上半年共立案查处各类建筑垃圾及工地违规案件374起,拟处罚金额241.42万元。

  (五)广泛开展宣传引导。每月组织基层中队开展“宣传车进乡村(社区)”定点宣传活动,深入一线大力宣传“两违”、垃圾分类、扫黑除恶等相关知识,加强与群众的沟通联系,引导群众自觉遵守城市管理有关法律法规。同时,充分利用报纸、网站等各类宣传阵地,进一步提升群众对城管执法工作的知晓度、支持度与参与度。今年上半年共开展进村(社区)宣传活动14场,在《福州晚报》《福州日报》等刊登城管工作新闻报道51篇,被“人民日报”“学习强国”“掌上福州”“今日晋安”等媒体平台转载23次,得到上级领导和广大群众的关注肯定。

  二、特色亮点工作

  (一)创新经验做法

  1.创新建立城市精细化管理相关工作机制。一是建立每月全区城市管理工作综合考评工作机制。自今年4月起,我局围绕市容精细化管理、“两违”整治、建筑垃圾精细化管理、环卫精细化管理等多方面对各乡镇(街道)进行每月综合考评,形成书面通报,强化分级负责、属地管理、部门联动,构建齐抓共管新格局。该项工作获得区委主要领导充分肯定。二是专门建立一支督查队伍。每天巡街对各中队的城市管理工作进行全面督促检查,形成每日问题清单,确保问题立整立改、日清日结,逐步提升问题整治效能,形成常态长效精细治理。三是严格制定《晋安区城管执法队伍规范化建设绩效考评办法》。采取分管领导包片、每月督查考评、定期业务培训、颁发流动红旗的方式,持续抓好执法队伍建设标准化、履职履责执法规范化。

  2.制定晋安区市容环境品质提升“十有”“十无”标准。为了更好地推进市容环境品质提升专项竞赛常态化开展,我局对该项工作标准进行进一步梳理、归纳、总结,提炼出晋安区市容环境品质提升“十有”“十无”标准(有清扫、有冲洗、有清掏、有擦洗、有维护、有“三包”、有秩序、有规范、有绿化、有人员;无卫生死角、无脏污设施、无违规占道、无乱拉乱挂、无违停车辆、无私搭乱建、无违章招牌、无坑洼不平、无损坏设施、无缺株死株),督促有关镇(街)及部门以高标准、严要求确保各项工作落实到位,形成强大工作合力。该项工作获得区委主要领导充分肯定。

  3.创新设置“城市管理驿站”定岗值守共治市容环境。在五里亭桥下设置了2座“城市管理驿站”,建立“定人、定点、定岗”工作机制,以“定点值守”与“机动巡查”相结合,强化整治五里亭桥下市容乱象。目前,五里亭桥下务工人员基本疏散至周边道路,聚集现象明显减少,非机动车乱停放现象也得到显著改善。同时,我局将在辖区其它重要点位、路段设置“城市管理驿站”,以点带面,更加精准、快速做好城市管理工作。

  4.落实环卫道路清扫保洁特色工作法。落实道路清扫保洁“两冲洗、两机扫、三降尘”,结合环卫“七步”工作法(扫、洗、冲、吹、打、抹、抠),配套快保作业“八件套”(拾捡器、大扫把、小扫把、畚斗、竹(铁)耙子、水桶、抹布、铁抠子),通过“人工+机械”相关结合作业方式,对重点道路特别是人群密集场所周边路段加强环境卫生整治,全力提升道路环境卫生面貌。今年上半年累计出动环卫工人7.2万人次,清洗机动车道路2.26万条次、人行道2.26万条次,清理卫生死角1.33万处。

  5.建立健全围挡提升整治快速响应工作机制。对于在建项目围挡,执法人员按照围挡“五最”标准指导施工单位对所属项目围挡进行规范化提升改造;对于临时围挡严格落实属地管理责任制,督促各围挡管理单位严格按照标准进行修复和改造升级;对于日常巡查发现的围挡问题,实时以问题清单的形式,与区各职能部门、属地政府进行联动,发挥工作合力,充分提升整治效能。今年上半年共巡查发现不规范围挡302起,其中立整立改255起,函转相关职能部门处理47起。

  (二)特色专项行动

  1.开展市容环境品质提升专项竞赛行动。根据市、区统一部署,自3月22日起,我局认真开展市容环境品质提升专项竞赛活动,重点围绕环卫保洁、施工围挡、建筑立面清理、市容管理等方面,持续抓好辖区参赛道路的全面整治提升工作。严格落实党员领导干部带队徒步检查、每日例会制度、每日整治问题清单、网格化管理等工作机制,与区委文明办建立“双向督导”机制,同时积极开展桥下空间摸排、隧道立面集中清理等各类专项整治行动,通过大面积、全方位、精细化整治提升,有效解决城市管理难题,助力城市形象提档升级。

  2.以“每日督导整改、中队包干道路”“打响”新店镇市容环境品质提升攻坚战。我局主动担当作为,主动谋划,集中力量开展为期一个月的新店镇市容环境卫生整治攻坚行动,从主干道、次干道向背街小巷辐射,重点围绕道路环境卫生保洁、市容市貌、工地围挡等方面进行整治提升。采取局主要领导实地调研走访、局成立专项督导组每日现场督查、城管中队人员网格包干到路以及重、难点位由副队长以上人员包点集中执法力量重点整治的方式,对存在的问题“每日通报、每日整改、每日验收回头看”,累计形成问题整改清单27份,涉及道路186条次,实现“查一处整改一条路,整改一条路带动周边一片”“以点促面”的工作局面。自行动开展以来累计出动城管人员710余人次,环卫工人8200人次,整治占道经营380余起,清洗道路89条次。同时,通过开展市容环境卫生竞赛比拼的方式,由局直属中队包秀峰路与局二中队包福飞北路比赛PK,形成你追我赶、敢于亮晒比超的良好氛围,进一步提高工作效能。目前,整治工作均落到实处,新店镇范围内的市容环境、卫生保洁整体面得到有效提升。同时,我局将在秀峰路上设置3处城市管理驿站,进一步提高城管“见管率”,辐射带动新店片区环境全面提升,形成长效精细管理。

  3.助力鼓岭国家级旅游度假区环境品质提升。为进一步改善鼓岭景区环境卫生面貌,助力打造现代化国际城市“后花园,”我局充分发挥勇挑重担子、敢啃硬骨头的精神,由局主要领导利用“五一”假期带领执法队员对鼓岭上山道沿线乱搭乱建、乱堆乱放等违法建设情况进行巡查、摸排、汇总,全面摸清违建底数,真正做到发现一起处置一起,实现“破土就拆、露头就打”。在此次整治行动期间共拆除违建10处,约700平方米。经过此次行动,鼓岭上山道两侧环境有了显著改善,并取得阶段性工作成效,为八方游客营造优美的景区环境。该项工作获得区委主要领导充分肯定。

  4.“提前介入”与“加大管控”相结合,切实做好2023年中、高考期间市容保障工作。结合“静夜守护”行动,组织各基层执法中队利用现有的网格化管理制度提前介入,以属地中队为单位对辖区工地在建项目、沿街店铺及考点周边“两车”停放点、夜间大排档等进行逐一走访,开展高考前的“敲门提醒”。同时以“定点、定人、定责”的方式,从严从重查处工地噪音扰民行为,并加强考点周边市容环境秩序管控,全面保障广大考生有一个安静有序的考试环境。该项工作获得区委主要领导充分肯定。

  5.以“巡查网格化+宣传多样化”积极开展重点路段建筑立面清理整治。按照市、区有关工作部署,我局年初以来陆续对重点道路、区域两侧建筑物外立面影响城市景观的问题开展排查、清理和规整,不断提升城市品质。一是全面落实网格化巡查机制。进一步细化整治措施,制定问题清单及清理方案,对存在问题的建筑外立面进行拆除或整改,并不断加强日常巡查监管;二是强化宣传营造无违建良好氛围。安排城管人员及宣传车定期进社区、小区开展“两违”宣传活动,张贴并发放《致居民的一封信》,有效提高居民对“两违”危害性的认识,大力营造“不能违、不敢违、不想违”浓厚社会氛围。截至目前,已累计巡查发现并拆除7处建筑立面违建,拆除建筑面积115.6平方米,涉及长乐南路、连江北路、塔头路、福马路等重要路段。

  (三)典型案例项目

  1.深化党建引领打造精美街区。为进一步深化党建引领基层治理,落实落细城市精细化管理,我局坚持以“党员红+城管蓝”为抓手,以打造精美街区为工作载体,以俊伟路、香槟路为示范点,围绕“五个一”共建目标(建立一支队伍、健全一项制度、夯实一个基础、服务一批群体、讲好一篇故事),实现“四个助力”(助力环境提升、助力规范经营、助力基层治理、助力暖心服务),建立了由城管、环卫、社区、物业、学校等组成的一支党员志愿服务队伍;健全相关工作机制,明确工作职责;通过每日巡街“护学”、每两日“抱管”冲洗道路、每周开展一次宣传活动及定期走访社区小区等方式,不断夯实一线城市精细化管理工作基础;服务周边居民群众、学生、家长及新产业新业态新组织群体等;分别打造1处集党建宣传教育、城管定点驻守、业务政策咨询、协商议事座谈、社情民意收集、公益便民服务等各项功能于一体的“城市管理驿站”,充分发挥红色宣传阵地作用,面对面为居民解决涉及城市管理方面的问题,深入了解群众对城市管理的意见和建议,着力打造整洁靓丽、规范有序的街区形象,提升居民群众生活品质。

  2.打造全市首个垃圾分类科普馆。象园街道垃圾分类科普馆于2023年3月25日正式建成并免费对外开放,占地面积约300平方米,内设有生态文明思想、绿水青山“保卫战”等8大展区,并打破传统展馆的理念及形式,融合听、见、触、知四维空间,集科普+科技+宣传+互动多功能于一体,促使人们树立环保和垃圾分类意识,践行绿色生活理念。同时,该馆作为福州市首个街镇级垃圾分类科普馆,登上“学习强国”等平台,还入选为全国2023年“生活垃圾分类宣传教育基地”,受到广泛关注。

  3.加快推进我区两座城市管理综合体建设项目。目前,连江北城市管理综合体项目已完成道路、围墙改建、围护桩工程、抗拔桩等施工,正在开展地面景观施工设计;园中城市管理综合体项目正在夯实设计方案,优化造价,同步对接区国投研究项目建设模式及资金来源问题。

  三、下半年工作思路

  一是市容方面。继续推进精美小街巷创建工作,以前岐头巷、桂香街、象兴路为重点,争创市级精美小街巷;继续推进落实便民疏导点规范管理,配合属地做好便民疏导点用火用电安全排查、强化垃圾分类、严控污水排放等工作,同时对无法进一步推进的点位,将视情况予以撤销

  二是环卫方面。进一步提升环卫精细化管理,加快完成公厕提升改造任务,提升公厕服务品质,同时细化制定我区垃圾分类工作方案,全面推进落实垃圾分类工作社区和物业主体责任落实,对全区的收运公交化站点、收运时间等进行优化和调整,减少路面污染与噪音扰民;继续推进连江北、园中城市管理综合体建设,力争在今年底前连江北城市管理综合体基本完工和明确园中城市管理综合体项目建设模式及资金来源。

  三是“两违”方面。继续做好重点路段建筑立面清理整治工作,巩固整治成果;通过群众投诉、媒体报道、物业管理等渠道,快速发现、查处在住小区新增违建,联合相关部门对小区新增违建形成常态化长效管控。

  四是渣土方面。增强联合执法,全面排查我区建筑垃圾工作领域存在的问题和隐患,进一步完善建筑垃圾网格化巡查管控机制,在建筑工地门口新增监控探头,持续助力施工围挡提升改造和建筑垃圾源头管控。

  福州市晋安区城市管理局

  2023年7月4日   

附件下载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

文字解读
图片解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