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州晋安区岳峰镇琯尾街打造特色文化街区
时间:2020-09-24 10:45
铝制烧水壶
在小煤炉上冒着热气
枝繁叶茂的大树下
一封信飘进了绿色的邮筒
……
位于晋安区岳峰镇的
琯尾街特色文化街区
一批墙体和电箱彩绘刚刚完工
20世纪80年代的
福州市井记忆扑面而来

彩绘融入实景 以假乱真
新完工的彩绘包括3个大面积墙体彩绘,与实景高度融合,十分惊艳。

第一幅长7.85米,高2米,有木门、烧水壶、晾晒的衣物、花盆、小男孩等元素,展现了20世纪80年代福州老百姓的生活面貌。

第二幅彩绘长5米,高1.8米,墙内是一棵树,墙上就顺势把树干树枝画出,再配上青草地、大石头,让人仿佛可以穿墙而过,走到树下休息纳凉。

第三幅彩绘长15米,高1.8米,画着一间打开窗户的杂货铺、慵懒的小猫、大树、飘向邮筒的信件。

彩绘前的“邮筒”和福州日报社融媒体智慧屏都是实物,虚实之间的巧妙结合,让画面更加生动立体。

还有一幅彩绘,在一扇真实的窗户下方,画上了一个种满鲜花的优雅阳台。

留白处理 专供游客留影
三幅彩绘的画面都特意进行了留白处理,当游客经过墙边,仿佛走入了旧时光里,非常适合拍照打卡。

细节精致 电箱也惊艳
新完工的彩绘还包括4个电箱彩绘,细节精致,也是融入实景、几乎能以假乱真。

如果游客观察得仔细,会发现第三幅彩绘前的老式“邮筒”是由电箱变身而来的,远远看去,几乎以假乱真。

第二个电箱彩绘是一个缩小版的旧式公共电话亭,如果不是体积较小,也足以乱真。

第三个变成了马路边的小卖部,招牌、货品、宣传画一应俱全。

第四个装扮成了营业中的烧烤摊,写着喝酒、撸串、看球的广告语。


重拾福州市井谐趣
琯尾街全长1公里,南接塔头路,北有地藏寺,东临金鸡山,西靠晋安河,还连着一个最美晋安河琯尾码头的上岸口。街上人来人往特别热闹。
琯尾街是晋安区第一条特色文化街区,建设定位是为市民重现浓浓的福州市井味道。在建设开发过程中,晋安区尝试在街区添加富有市井谐趣的彩绘,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比如:铁线画的福州人生活场景,配上“歇倒唠”(意思是“吃午饭啦”)的福州话对白谐音文字,生动有趣;古戏台对面的电箱上,画着闽剧风格的卡通人物。

晋安区岳峰镇决定在琯尾街再新增一批彩绘,并请来晋安区园林中心设计。新完工的彩绘切合街区主题,并且特意锁定20世纪80年代,不仅重拾福州市井谐趣,还唤起更多游客的共鸣。

时尚文艺
历史文化底蕴深厚
热闹的琯尾街好玩好吃,历史文化底蕴深厚。市民可以从琯尾街西入口的门楼开始,依次游览古厝长廊、涂鸦墙、民俗园、古戏台、古井、地藏寺等。

不同年代的特色建筑在琯尾街都留下了独特的印记,有20世纪七八十年代的职工宿舍、福州本地特色民房、福州传统古民居等。

▲晋丰境(资料图)
其中,晋丰境是福州道教文化保护基地;建于南朝梁武帝大通元年(527年)的地藏寺是福建省最早的佛教寺院之一。

▲地藏寺(资料图)
琯尾街有丰富的业态,不出街区就能满足衣食住行的生活需求,美发沙龙、精品服装、农贸市场、便捷超市等应有尽有。游客逛琯尾街,吃福州美食,融入市民悠然自得的生活,就能体验最地道的福州市井文化。
来源:晋安区人民政府办公室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