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党史学习教育开展以来,晋安区市民服务中心在知行合一、学以致用上下功夫,注重把党史学习教育成果转化为工作实效,着力提升政务服务水平再上新台阶。
一、以“贴心服务”为宗旨,服务温度再提升。一是设立办不成事窗口。在二楼设立“办不成事”受理服务专窗,实行“线下一窗受理,部门协同解决”的服务模式,安排业务熟练工作人员负责接待群众诉求,建立专窗受理、现场协调、部门协作、限时办结的工作机制,在规定时限内完成问题处置,向诉求人出具办理结果。今年共受理“办不成事”业务2件。二是设立无障碍服务窗口。增设无障碍服务窗口,以“专区、专窗、专人、专办”的形式,为残障人士提供“一站式”帮办、代办服务,同时设置低位服务台,方便坐轮椅的市民办理业务,配备“交流板”方便工作人员与语言障碍的办事群众沟通,让残障群众省心省力省时间,让便民服务更加人性化、有温度,行动不便不再成为办事“拦路虎”。今年共为20余名残障人士提供便民服务。
二、以“服务效能”为目标,服务速度再加速。一是增设自助服务终端。先后引进自来水自助服务终端机、驾驶人自助体检机,实现业务线上与线下的深度融合,为群众提供“面对面、自助式”的智慧化新型服务模式,其中,自来水自助服务终端机可以实现自助水费查缴、自助水费账单打印、自助发票开具以及自助发票打印服务。驾驶人自助体检机可在几分钟之内自主完成车主信息采集、体检及缴费全流程,再通过车驾管业务自助机完成“换证”,全程数据跑路。二是创新窗口服务模式。市不动产窗口扩大一、二手房办结件范围,新增9项业务压缩至24小时办结,精简三方协议、分层分户图等办事材料,优化拆迁安置房办证岗位流程、共享数据查询等流程等。交警窗口推出机动车交强险在线查询,群众到快捷专窗办理机动车六年内年检业务、对系统能核查到交强险信息的车辆,窗口减免递交交强险的环节,实现了从受理到领年检标快速办结;公证处窗口推出“晋安微公证”在线办证平台,平台可以为远在异地或身处海外的群众办理远程视频公证,实现疫情期间“零接触”办理公证,为群众提供智能化、人性化、便捷化的公证服务,今年以来,共为海外人员办理公证5件。
三、以“初心为民”为根本,服务品质再提升。一是推出小区“政务大厅”。聚焦群众关注的民生热点,直接把办事地点从政务大厅搬进社区,通过现场向居民解答政务服务政策咨询、入户发放调查问卷等形式切实将政务服务下沉社区,今年以来,先后组织窗口党员前往岳峰新城、樟林新苑、六一佳园、远东丽景等多个村社区开展政务服务下社区,让群众“不出小区门”,就能了解到最新的政策及最便捷的办事流程,大大提高了群众办事的便利度,特别是针对拆迁安置房,晋安区市民服务中心不动产窗口主动深入小区现场收件,办证群众现场向拆迁安置单位领取办证材料,即可当场直接向不动产登记中心申请拆迁安置房产权登记,所有事项“一站式”办结,为群众办证提供极大的便利。二是推行"上门+延时服务"。除实行周末无休服务机制外,创新性实行延时服务机制和窗口动态增减机制,通过窗口办件量及申请人办事排队平均时长,实时提出延迟下班及窗口增减方案,最大限度满足民众办理业务需求。今年以来,中心在正常工作时间之外共延时服务时间近10189分钟,服务近660人次,为群众提供上门服务达百次。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