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社会生活的各个角落,损害赔偿纠纷如同隐藏的暗礁,随时可能引发矛盾的波澜,影响着人们的生活与社会的和谐稳定。无论是日常生活中的邻里摩擦、劳务关系里的意外损伤,还是交通出行时的事故碰撞,这些纠纷一旦处理不当,不仅会给当事人带来经济上的损失和精神上的痛苦,还可能导致矛盾激化,破坏社会的公序良俗和法治环境。
五载拖欠起怨怼 金花调解解困危
2025年6月18日,鼓山司法所金花调解员对晋安区综治中心转办的一起经济纠纷展开调解。该纠纷始于2016年,陈某向纪某出借5万元,自2020年6月起,纪某不仅停止支付利息,还对陈某避而不见、拒接电话,双方矛盾激化。
调解过程中,金花调解员耐心倾听双方诉求,以情理法结合的方式,引导双方冷静协商。最终促使纪某承诺待款项收回后,立即归还陈某借款,双方达成和解。
通过调解员的专业疏导与真诚沟通,既化解了当事人之间的经济矛盾,也实现了维护社会信用秩序、促进邻里和谐共处的社会意义。
童嬉起纷争 调解化干戈
2025年6月26日,鼓山司法所调解员在晋安区综治中心调解了一起因孩童嬉闹引发的纠纷,纠纷发生在6月19日傍晚,石某与刘某带孩子于晋安湖星际儿童乐园游玩,刘某的孩子想与石某的孩子结伴玩耍遭拒后追逐,追跑中两孩子脱离家长视线约100米,石某的孩子推倒刘某的孩子致其流鼻血,双方家长由此产生矛盾。
调解过程中,调解员先耐心安抚双方情绪,引导其站在对方角度思考;随后依据事实,明晰责任,提出合理赔偿方案。最终,石某赔偿刘某医药费525元,双方握手言和。
通过这场调解,不仅化解了当事人的矛盾,更实现了邻里关系的修复,维护了社区的和谐稳定,彰显了基层调解在化解纠纷中的重要作用。
以调止戈 握手言和
2025年6月30日,晋安区综治中心调解室内氛围渐暖——鼓山派出所民警何添进协同派驻公安调解员、鼓山司法所"金花调解员",正为一起酒后纠纷案展开调解。
矛盾源于6月19日21时许,五里亭茶城三楼4号店铺内,党某与孙某因饮酒时言语不合发生口角,情绪激动下演变为肢体冲突,双方均不同程度受伤,矛盾一度升级。
调解中,关键突破点在于"法理+情感"双轨并进:何添进民警以现场监控录像为依据,条分缕析还原冲突经过,明确双方责任边界;"金花调解员"则从"同饮一杯茶"的乡邻情切入,讲述二人此前互帮互助的往事,唤醒和解意愿。经3小时耐心疏导,双方最终放下芥蒂。
经调解,孙某赔偿党某人民币贰仟元整,双发达成和解协议,承诺不再因本次纠纷产生争执。
邻里车位起纷争 多方调解化矛盾
2025年7月3日,晋安区综治中心。鼓山派出所民警何承清、派驻公安调解员及鼓山司法所金花调解员共同介入调解一起邻里停车位纠纷。当事人张某与吴某毗邻而居,因停车位实际使用面积认定不一、边界不清,矛盾逐渐升级,互生怨怼。调解过程中,调解员们先分别倾听双方诉求,了解矛盾焦点,随后联合物业工作人员到现场实地丈量,明确了公平合理的划分界限。在达成共识的基础上,重新施划清晰、规范的停车位标线,双方达成和解,通过重构清晰、公平的空间使用规则,实现了邻里间从对抗到和解、共建和谐居住环境的根本转变。
通过多元调解力量的协同联动与"刚柔并济"的人性化处置,不仅高效化解了当事人的经济赔偿矛盾,更修复了邻里关系的裂痕,真正实现了"案结、事了、人和"的基层善治目标。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