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地观摩!全省大型现场会,走进晋安这所学校!
时间:2025-05-22 09:57

  5月20日,福建省体育传统特色学校建设现场会在福州市晋安区第三实验小学举行。会上,省教育厅、省体育局分别就推进体育传统特色学校建设工作进行部署,晋安区第三实验小学等7家单位作交流发言。会前,领导嘉宾们还实地观摩了晋安区体育传统特色项目集中展示(举重、射箭、跆拳道、羽毛球、武术),晋安区第三实验小学15分钟小课间活动以及举重馆、川石初心馆、体能训练馆等体育场馆,对晋安区在体教融合方面的工作与成效给予高度的肯定。近年来,晋安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强国、体育强国建设的重要论述,围绕乒乓球、举重、羽毛球、射击等传统优势项目,以及田径、游泳、水上三大基础大项,足球、篮球、排球三大球项目,持续优化体育项目布局。

  针对教育强区与体育强区建设中的机制、人才、场地等瓶颈问题,晋安区率先在全省探索区县级“体教融合”发展模式,成立区体教融合改革领导小组,建立区青少年体育工作联席会议制度,集合教育、文体旅、发改、财政、人社等多部门力量,推动“文教+体教”“学校+体校”深度融合,走出了一条独具特色的体教融合之路。

01
政策领航 筑牢体教融合基石
  在全省率先出台《深化体教融合促进青少年健康发展的实施方案》及《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学校体育工作十六条措施项目清单》等一系列文件,为体教融合工作提供了坚实的制度保障。
02
资源整合 跨界携手共进 

  通过区少体校校长兼任区文体旅局党组成员和教育局局长助理的方式,打破了体育系统与教育系统的组织壁垒,实现了资源整合共享和跨部门、跨领域的密切合作。

03
师资强化 专业引领未来
  选派区少体校专业教练员进驻辖区学校开展竞技体育支教活动,并畅通优秀退役运动员进入学校担任体育教练员的渠道,不断充实体育教师队伍。目前,全区共有专兼职体育教师300余名,为各中小学体育课的正常开设提供了有力保障。

   

   

  为进一步提升体教融合的实践水平,晋安区积极响应福州市启动的“5421”学校体育项共同体发展布局,探索体育贯通培育路径,为青少年提供多样化、个性化和可持续发展的通道和平台。

构建高水平体育竞技人才培养体系  
  在“5421”项目共同体学校的建设中

  晋安区构建小学、初中、高中衔接的

  “一篮链”高水平体育竞技人才培养输送体系

  形成了各具特色的体育项目品牌 

游泳项目集群

  发展则徐教育集团游泳项目,建立晋五小、象园小学、晋四小、则徐中学游泳训练体系,并制定福州七中高中体育游泳特长生的升学录取保障政策。

   

射箭项目矩阵
  发展晋安区教师进修学校附属实验学校教育集团(福州市第三十二中学)射箭项目,小学有侨园小学(射箭传统校)、洋下小学、象峰小学射箭校队,并制定福州第十一中学(晋安横屿校区)体育射箭特长生的升学录取保障政策。

   

羽毛球项目强校
  巩固区实验小学羽毛球特色传统校,建立象园小学、区实验三小、秀山中学校羽毛球队,并制定福州七中高中体育羽毛球特长生的升学录取保障政策。

   

田径项目梯队
  开展鼓山中学田径项目,建立远洋小学、廨院小学、前屿小学、二十中田径队,并制定福州第七中学高中体育田径特长生的升学录取保障政策。

   

02
推行“体校+学校+俱乐部”业训模式 

  晋安区大力推行

  “体校+学校+俱乐部”业训模式

  促进学校与专业体育俱乐部的结对共建

  确保每所学校至少有一项体育特色项目

  通过鼓励全区中小学校积极开发校本课程

  开展体育传统特色学校的评定工作

  进一步丰富学校体育特色项目的内容和形式

  为青少年提供更加广阔的体育舞台

   

   

来源:晋安区
附件下载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

政策文件
相关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