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6日,正值全国放鱼日与八闽放鱼日,晋安区河长制办公室携手区农业农村局、日溪乡人民政府,在日溪乡桃源溪、华林溪及路口水库,开启“6.6放鱼日”增殖放流活动。
20万尾体长超12cm的鲢、鳙鱼苗,带着守护水域生态的使命跃入水中,此次活动是晋安区首次将增殖放流融入河湖长制工作,开创“以鱼净水、以制护水”的生态治理新模式。
此次大规模增殖放流
是晋安生态修复的一个重要举措
依托河湖长制
晋安区建立起精细化放流人工跟踪机制
由村级河长与河道专管员组成监管网络
对放流区域的水质变化、生物存活情况
进行持续性监测
杜绝“一放了之”的粗放模式
日溪乡作为一个重要的生态保护区域
目前已划定6个重点河段
作为“河长责任示范段”
通过高频次巡查、专业化水质监测
以及对非法捕捞行为的严厉打击
全方位保障增殖放流的生态效益持续释放
此次活动凝聚了多方力量
晋安区幸福河湖促进会企业代表
及“护河爱水、清洁家园”志愿者
成为现场亮点
晋安区将把增殖放流志愿护河行动纳入年度常态化工作,响应“江河湖海,年年有鱼”的生态倡议,目标覆盖山区70%的河湖水域。同时完善“放流-监管-评估”闭环管理,以科学规划、严格管控、精准评估,全力构建“河畅水清、鱼跃岸绿”生态格局,为区域生态高质量发展持续赋能。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