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安区2016年1-4月经济运行情况分析
时间:2016-05-27 09:00

1-4月,在区委、区政府的正确领导下,我区主动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以产业结构调整为中心,经各职能部门和各乡镇(街道)的共同努力,一季度各经济指标运行情况较好,但增长后劲不足。现将有关情况汇报如下:

一、1-4月主要经济指标完成情况

市统计局反馈的1-4月指标共19项,有4项指标达到或超过确保计划序时进度:规上其他营利性服务业营业收入(76.0%),审批合同外资(40.9%),工业固定资产投资额(40.5%),规上服务业营业收入(37.6%);3项指标差序时在3个百分点以内:限上餐饮业营业收入(32.3%),自营出口(31.7%),规上工业产值(31.0%)。其余12个指标有较大的差距。

市统计局反馈的10项指标排位情况(9项指标未反馈)。排在全市第1位的有3个指标(工业固定资产投资、自营出口、规上服务业);排在全市第2位的有1个(规上其他营利性服务业);排在全市第3位的有2个指标(规上工业增加值、一般公共预算收入);排在全市第6位的有4个(固定资产投资、一般公共预算总收入、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

二、1-4月经济运行的主要特点和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各行业经营状况有所好转,但问题依然突出。

一是企业发展困难。根据联网直报的9个专业数据统计,4月份“一套表”联网直报减产企业从3月份的242家增加到254家,占企业总数的45.7%,增加了12家。其中:工业企业增加了5家,批零住餐企业增加了5家,服务业企业增加了2家。

二是企业退库压力大。2016年因搬迁、停产、减产等原因,全区退库企业68家。其中:工业8家,批发业19家,零售业10家,餐饮业3家,服务业21家,其他与盈利性服务业5家,互联网信息软件业2家。今年还有部分企业面临退库风险。

三是企业新增入库工作进展不顺利。全区新增入库企业44家。其中:工业7家,建筑业3家,批发业5家,零售业12家,住宿业1家,其他营利性服务业15家,互联网信息软件业1家。3月份鼓山、岳峰再申报入库企业8家(已有4家被退回)。

四是企业执行统计制度还有欠缺。据统计,4月份全区共有32家企业出现零报现象,占全区企业的5.8%。按乡镇(街道)统计,鼓山9家,新店6家,岳峰9家,宦溪1家,寿山1家,日溪1家,茶园4家,王庄1家。据分析,出现零报现象主要原因是这些企业未开工、搬迁或拒绝配合等。

(二)新增企业对经济的拉动作用不明显。

截止4月底止,全区新增入库企业44家,除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外,其余都实现了较快增长。但是,新增企业对全区经济的贡献率不大,没有起到经济增长“领头羊”的作用,

(三)重点企业对经济的拉动作用明显。

全区77家较大企业(占全部企业数量的13.7%),贡献了全区60%以上的产值(收入)。但是有27家企业出现减产,其中:规上工业11家,建筑业2家,批发业2家,零售业2家,住宿业4家,餐饮业1家,服务业5家。此外,还有多家企业面临搬迁情况。

(四)规上工业较快增长。

一是工业结构不合理。目前我区主导产业主要集中在传统制造业上,在全区29个行业中,塑胶、纺织服装、金属制品、制鞋、娱乐用品制造、家具制造、印刷业、纺织业、燃气供应、化学制品、木材加工、汽车制造、制茶、黑色金属加工、纸制品、电力生产、有色金属加工、非金属矿采选、农副食品加工、食品制造等20个行业共涉及103家企业,占企业总数的73.6%,累计实现产值98.04亿元,增长10.2%,占全区规上工业产值的71.4%。以上企业面临利润低、招工难、租金高、拓展空间不足等难题,外迁意愿强烈。相对而言,科技含量高、利润大的计算机通信、通用设备、医药、运输设备、仪器仪表、专用设备、非金属矿物制品、石油加工等8个行业,涉及37家企业,占企业总数的26.4%,累计完成产值27.94亿元,增长13.2%,占全区规上工业产值的20.4%。

二是行业增长不均衡。从29个行业增长分析,(1)21个行业实现增长。有8个行业增长超过20%。其中:电力、热力生产和供应业行业增长了100%以上,文教、工美、体育和娱乐用品制造业等2个行业增长了40%以上;医药制造业等5个行业增长了20%以上;(2)有8个行业出现了下降,分别是:仪器仪表制造业(-42.7%),有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38.4%),化学原料和化学制品制造业(-26.9%),酒、饮料和精制茶制造业(-19.6%),纺织服装、服饰业(-6.7%),印刷和记录媒介复制业(-4.0%),通用设备制造业(-2.3%),石油加工、炼焦和核燃料加工业(-1.5%)。(3)计算机制造业、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增长较快。全区10家企业累计完成产值11.62亿元,增长26.2%,高于全区平均水平14.9个百分点。主要是由高意通讯、高意光学等2家企业贡献。

三是企业搬迁和退库问题较突出。因搬迁、下规模等原因,有6家规上企业存在搬迁意向。其中:(1)亿达食品(鼓山,迁至连江)、天宇电气(新店,迁至闽侯)、亿邦塑胶(新店,迁至闽侯)申请属地变更;(2)瑞煌铜业、亿榕达服装、创先工程、平衡施肥等4家企业年报主营业务收入低于2000万,国家将在进行下规模处理;(3)鼓山成和光学被成博光电并购,已进入停产清算状态,今年产值为0,将在明年退库。

四是亿元以下企业发展缓慢。从经济发展角度看,亿元以下企业是保证全区工业稳定增长的基石。目前全区亿元以下规模企业有64家,占全部企业数量的44.4%,但产值仅占全区的7.6%,增长速度仅2.4%,低于全区平均增幅8.9个百分点。由于今年有10多家亿元以上企业面临搬迁或减产问题,如果亿元以下企业无法尽快成长,将严重影响今年工业的发展。

(五)固定资产投资存量不足。

受到历年基数增加、整体经济低迷等因素影响,自去年以来投资增长呈现持续下滑趋势。主要特点:

一是项目投资规模继续扩大。1-4月实现项目投资114.44亿元,增长56.1%。实现高增长主要原因是去年同期基数较低。项目投资存在的主要问题是:(1)重点项目拉动作用不明显。2016年实施的66个重大项目,平均每个项目投资规模为2.89亿元,10亿元以上项目4个,40亿元以上项目1个,产业项目19个,缺乏规模大、带动力强的重点项目;(2)省市属企业协调较困难,配合度较差。

二是房地产市场继续调整。1-4月全区累计完成房地产投资29.03亿元,下滑37.9%。4月份仅完成3.83亿元,主要是香槟花园、鹅鼻商务中心、建发领第等单位贡献。主要问题:一是房地产项目存量不足,目前全区在库的房地产项目34个,其中25个企业已经完成,8家企业已经完成投资80%以上,只有11家还处于稳定投资期;二是大型房地产项目数据不均衡,香槟国际花园项目因月度投资量过大,被国家统计局冻结。

(六)建筑业开局不利。

一是建筑业企业继续减少。当前全区共有124家资质内建筑企业,累计比上年减少3家。其中,新增了3家企业(福建蓝海怡建设有限公司、福州康柏建筑机械设备租赁有限公司、福建国智计算机系统工程有限公司),迁出3家企业(福建恒辉建设有限公司、福建鑫辉鹏建设工程有限公司、福州东辉建筑工程有限公司),关停并转退出一套表企业3家(基数应保留一年,基数约13.96亿元)。

二是企业产值下滑趋势减缓。相比3月份,4月份呈增长态势。据分析,全区33家亿元以上企业完成产值51.42亿元,增长7.3%;97家亿元以下企业完成产值8.66亿元,增长12.6%。其中:(1)超10亿元的企业4家,完成产值25.98亿元,占全区建筑业产值的43.2%,增长5.7%。其中,璟榕工程建设下滑了11.5%。(2)5-10亿元的企业5家,完成产值11.59亿元,占全区建筑业产值19.3%,增长4.5%。(3)1-5亿元企业24家,占全区建筑业产值的23.1%,1-4月累计产值13.85亿元,增长了13.1%。

三是企业发展后劲不足。1-4月份全区建筑企业累计签订合同金额222亿元,增长9.9%;其中本年新签合同66.7亿元,同比增长1.1%。

(七)第三产业发展隐患突出。

一是批发业大幅下降。今年以来批发业显现了强烈的下滑趋势。全区2大行业(金属及金属矿、烟草)累计完成收入52.04亿元,占全区的74.5%,累计下滑12.2%。(1)金属及金属矿批发业继续大幅下滑。虽然今年减少了19家建材、钢材批发企业(基数14.75亿元),但现有企业依然难有起色,11家钢材批发业实现收入16.63亿元,下滑30.3%,拉低全区增长10.5个百分点。(2)烟草制品业持续低迷。受到国家政策影响,烟草制品业已进入了低增长、下滑的通道,完成收入35.41亿元,下滑了0.05%,拉动批发业下滑了0.05个百分点。(3)服装批发业处于稳步上升阶段。受益于五四北泰禾城市广场的贡献,1-4月服装批发实现收入7.93亿元,增长24%。此外,批发业20个行业中有12个行业出现下滑,有9个行业下滑幅度在18%以上。

二是零售业重点企业基础薄弱。得益于春节因素,1-4月超市百货、工艺美术品、酒饮料及茶叶、粮油零售保持了较快增长,分别增长59.5%、26.0%、19.6%和15.1%;但汽车、汽车零配件零售延续了去年的颓势,仅分别增长2.7%和3.1%。全区零售业主要依托于14家大型零售企业,累计实现销售额74.64亿元,增长11.3%,比全区平均增长低1.1个百分点,占全区零售额的68.4%。

三是限上住宿业持续下滑,餐饮业增长喜人。4月份限上住宿业下滑1.4%,主要是龙祥酒店、海联商务酒店、晋都酒店收入下滑。餐饮业增长了31.8%,主要是豪亨世家餐饮、飞龙餐饮做出较大贡献,填补了德记农家酒楼、帝豪酒楼退库产生的缺口。

四是其他营利性服务业高速增长。该指标是涉及GDP的第二大指标,1-3月增长131.6%。增长的主要原因是,去年新增入库的京福闽赣铁路客运专线有限公司拉动全区增长了204个百分点。存在的主要问题:(1)我区具有比较优势的商务服务业增长偏慢,楼宇潜力没有被有效挖掘,扣除京福闽赣铁路客运专线有限公司外,1-3月商务服务业增长163.6%。根据国家统计局要求,京福闽赣铁路客运专线有限公司将于5-6月份退出其他营利性服务业。(2)规上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停止下滑。1-3月累计增长了8.1%。福建四创软件有限公司、福建佳视数码文化发展有限公司2家公司继续大幅下滑,新增入库企业考克(福建)工业设计有限公司尚未发挥作用,福建博思软件股份有限公司做出重要贡献。

(八)部分单位对考核指标不够重视。

一是对工业、社零、建筑、固投等大指标比较重视,但对批发、零售、住宿、餐饮、其他营利性服务业、交通运输、商品房销售面积、从业人数等纳入GDP核算的指标不重视;二是对企业产值、收入等宏观数据重视,但对利润、从业人数、成本等财务指标和R&D、能源等匹配性指标不重视;三是对序时进度等综合性指标重视,但对个体企业的月度、年度间波动情况不重视。

三、当前的重点工作及有关建议意见

建议各指标牵头部门、乡镇(街道)围绕“保进度、保增长”和“双过半”的目标,加强对经济形势变化的分析,坚持问题导向,采取有效措施,推进“双过半”工作。

(一)坚持均衡统计,密切监控指标走势。全区所有指标的增长决定了GDP增长和绩效考评工作得分,为此各职能部门、各乡镇(街道)要明确完成计划的关键指标、重点企业、新增长点,强化经济运行调度,提高数据质量,防止数据大起大落,防止后继无力现象。

(二)坚持问题导向,标本兼治提升数据质量。二季度新增企业的重点是:建筑业、批发业、零售业、住宿业、餐饮业、其他营利性服务业、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这些行业主要依托于城市综合体和产业集聚区,我区的潜力较大。建议:一是请区楼宇办、各乡镇(街道)密切配合,挖掘城市综合体、商业楼宇资源,推动区外纳税、统计的企业回归;二是认真推动达到规模、支持统计工作的企业新增入库,争取每个月每个乡镇(街道)新增1家以上的新企业。

 

来源:晋安区人民政府办公室
附件下载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

政策文件
相关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