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有关乡镇人民政府,区直各有关部门:
《晋安区2011—2020年度内陆养殖水域规划》已经区政府研究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
福州市晋安区人民政府办公室
二○一二年七月二十四日
晋安区2011-2020年度内陆养殖水域规划
为认真贯彻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渔业法》,进一步加强我区水产养殖业的有效管理,有效保护养殖生态环境,促进水产养殖持续健康发展,根据《福建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认真做好水产养殖水域规划工作的通知》(闽政办〔2011〕235号)精神,结合我区实际,现制定《晋安区2011-2020年度内陆养殖水域规划》如下:
1 自然条件和生物资源综合评价
1.1 水域资源状况
(1)地理位置
本区地处闽江下游,介于东径119o11′7″—119o40′56″,北纬25o57′16″—25o24′49″之间,东邻连江、马尾,北界罗源,西与鼓楼、闽侯毗连,南与仓山隔江相望。
(2)水域资源
本区水域有河流、池塘、水库等。
(3)水域面积
本区水域主要由溪河、池塘、水库和山塘组成。现有水域总面积
①溪河:现有溪河水域面积
日溪:有南北两条支流,北支后溪发源于闽侯县大湖乡山东梯岭,流经樟树至日溪,与发源于闽侯县大湖乡古前顶的南支流华林溪汇合后,向东流入连江县的鳌江,全长
桂湖溪:发源于寿山乡长基村牛场山,由西向东蜿蜒而下,沿途纳入青石溪、红庙溪、日洋溪、溪湾溪诸支流,流入鳌江,全长
晋安河:发源于寿山乡叶洋村附近。由北向南流经新店镇、岳峰镇、流入闽江,全长约
闽江:是本省最大的河流,流至淮安,分为南北两港,南港自淮安绕南台岛流至江口有大樟溪流入,经峡兜至罗星塔,与来自淮安折向东流经洪山桥、福州市区、本区鼓山镇至马尾的北港相汇合,汇流后折向东北,流至闽安镇,又分为南北两支至。南支经梅花入海,北支经琯头长门入海,流域面积为60992平方公里。
②水库:现有水库水域面积约
③池塘:现有池塘水域面积约
(4)水域环境质量状况评价:除红庙岭垃圾场给周边造成一定污染外,其他水域无污染,均符合渔业水质标准。
(5)可养面积
①水库:
②池塘:
1.2 水文气候条件
本区范围内的河流大体呈树枝状分布。境内主要有日溪、桂湖溪和晋安河,其中仅日溪发源于闽侯县,其余均发源于本区境内。以上三条河流流域总面积在境内的有365.42平方公里。本省最大河流闽江流经境内南部。
径流量:径流系数一般都在0.55左右,多年平均年径流量为613.32亿立方米。
气候:本区属于亚热带季风半湿润气候区,四季分明,温热适中、光照充实、雨量充沛、有利于各种生物的繁殖生长。
气温:常年气温较高、盆地温度高于山区,年平均气温16—
光:年平均日照时数为1848.2,日照百分率为42%。
雨量:全区年平均降雨量在1150—
无霜期:平原无霜期平均324天。
台风与冷空气:平均每年5次。
地热资源:宦溪镇垅头村温泉,水温56—
1.3 生物资源:
(1)浮游生物:
本区浮游植物主要有绿藻、硅藻等,浮游动物有原生动物、枝角类、轮虫类、桡足类等。
(2)底栖动物:
主要有水蚯蚓(水生寡毛类)、虾蟹类(甲壳类),螺、蚌、河蚬(轻体动物类)及水生昆虫幼虫。
(3)水生植物:
常见水生植物主要有细叶萍、菹草、马来眼子草、轮叶黑藻、水浮莲、凤眼莲、莲、睡莲、茭白等。
(4)鱼类:
本区境内鱼类品种主要以鲤科鱼类为主,占总数72%。常见种类为草鱼、青鱼、鲢鱼、鳙鱼、鲤鱼、鲫、罗非鱼、黄颡鱼、胡子鲶等。
(5)其他水生动物:
两栖类:棘胸蛙分布在北峰山区各乡镇,棘胸蛙人工养殖场主要分布在北峰宦溪,但规模不大。
2 水产养殖现状与前景展望
2.1 水产养殖生产基本情况
(1)基本情况
由于区划调整和城市发展的需要,我区水产品产量从2006年的2720吨减少到2010年的1295吨,减少52.4%。水产品产值(不变价)从2006年的6230万元增加到2010年的6886万元,增加10.5%。养殖面积从2006年的
(2)水域养殖类型及现状
①池塘养殖现状:全区池塘面积
②水库养殖现状:因山仔水库已作为福州第二水源,目前可利用的水库面积仅为
(3)主要养殖品种现状
①常规鱼类:青、草、鲢、鳙、鲤、鲫等为本区主要养殖品种,主要以混养形式。
②名优品种:鳗鱼是我区主要的优质养殖品种,境内有2个养鳗场。
④棘胸蛙:我区现有1个养殖点,位于宦溪镇建立村。
2.2 主要经验及存在的问题:
(1)主要经验
由于城市化建设的需要,我区养殖水面日渐萎缩,所余养殖水域主要分布在北峰山区。近几年来我区紧密结合实际情况,充分利用北峰区位优势,走精品渔业路子,大力发展休闲渔业,效益显著。
(2)存在的问题
由于区划调整和土地的征用,养殖水面日趋减少,加上北峰红庙岭垃圾场的渗透污染及科技力量单薄、信息服务体系不健全等原因,一定程度上限制了渔业的进一步发展。
2.3 目前面临的形势和发展潜力
(1)面临的形势:全区养殖水面日趋减少,养殖空间不断萎缩。
(2)发展潜力:休闲观光渔业将成为本区渔业的一个重点,既能带动渔业经济,又能带动旅游观光业。
3 养殖水域规划
3.1 水域水产养殖的指导思想、发展原则和发展目标
以市场为导向,科技为动力,本着“立足当前,着眼长远”的发展思路,充分发挥我区渔业资源和地缘优势,科学合理开发水域资源,优化养殖品种和资源配置,拓展养殖水域,发展生态渔业,完善养殖管理制度,促进全区水产养殖业持续发展。
(1)可持续开发利用原则。以养殖容量评估为依据,优化内陆水产养殖品种结构与空间布局,控制养殖总量和密度,推广科学养殖和生态养殖,促进内陆养殖水域水产养殖业持续健康发展。
(2)规划与调整结合原则。通过规划,对不符合区域布局规划及养殖密度较大的养殖场所进行调整,并根据区划规定,将适于养殖的水域确定为养殖使用功能,在养殖规划的基础上进行养殖布局规划。
(3)开发与保护结合原则。在保护的基础上合理开发,以开发促保护。妥善处理水产养殖资源利用和保护的关系,养殖生产符合环境容量和养殖容量的要求,使养殖水域发挥最佳效益。
(4)因地制宜与发挥优势原则。根据规划区域的自然、经济、社会、技术等条件和特点,因地制宜地进行养殖布局,并体现区域特点,发挥水域的资源优势。
合理调整和规划养殖生产布局,促进水产养殖业的健康持续发。计划2012年渔业产量达到1421吨,比2010年增长9.7%;2016年计划渔业总产量达到1561吨,比2012年增长9.8%;2020年计划渔业总产量达到1715吨,比2016年增长9.9%。(详见附件1)
规划以2010年为基期,规划期限为2011年至2020年。
3.2 水域水产养殖的区域布局规划
根据境内不同区域的自然条件及水产养殖发展现状、发展趋势、地域优势和开发潜力,将全区水域水产养殖划分为生态养殖区、温泉养殖区和休闲渔业养殖区。
主要包括日溪乡全境和寿山乡、宦溪镇部分区域。因山仔水库已作为福州第二水源,今后在该区着重开展生态养殖以保护山仔水库周边环境。
主要为宦溪镇有温泉的区域,结合桂湖温泉度假的优势发展温泉养殖。该区域温泉资源丰富,环境优美,宜以养殖名、优、贵鱼类(如鳗鱼、热带观赏鱼类)等为主攻方向。
主要包括寿山乡、日溪乡和宦溪镇部分区域,结合北峰丰富的旅游资源,配合农家乐大力发展休闲渔业。开发集生态、休闲、观光、避暑为一体的休闲渔业,让更多的市民在节假日到此休闲娱乐。
3.3 内陆养殖水域规划
现有水库水域面积约
我区淡水养殖以池塘养殖为主体,主要分布于北峰山区,2010年全区池塘养殖面积达
3.4 休闲渔业规划
休闲渔业是旅游业的一部分,是渔业发展中的新领域。我区北峰山区地处城乡结合部,资源丰富,具有很大的休闲渔业开发空间。为此,我区将进一步加大北峰山区基础设施的配套建设,逐步将其打造成为以垂钓、烧烤、餐饮等为一体的休闲渔业基地,计划在北峰旅游资源丰富的地区逐步新建休闲渔业基地。(详见附件2)
3.5 主要养殖品种布局规划
(1)鳗鲡:将宦溪镇和寿山乡等地作为鳗鲡的主要养殖区域,在现有的工厂化养殖规模的基础上,全面实行无公害标准化生产,加强水产品质量安全监测体系建设。
(2)草鱼、鲤鲫、鳊鲂、鲢鳙、罗非鱼:将日溪乡、寿山乡和宦溪镇等地作为上述鱼类的主要养殖区域,实施池塘精养模式。
4 保障措施
(1)大力实施可持续发展的战略,切实保护渔业水域资源的持续利用和水产养殖业的健康发展。一是实施养殖容量控制制度,妥善处理水产养殖资源利用和保护的关系。二是建立人工增殖放流制度,形成以养为主、合理捕捞、稳定生态、平衡种群的格局。
(2)实施科技兴渔战略,加大科技投入,加强对种苗、饲料、病害、养殖技术和渔业生态等方面的研究,努力抓好渔业科技培训。同时,强化对水产养殖发展的引导,各有关乡镇要进一步加强组织领导,切实把发展水产养殖业作为一项重要工作抓紧抓实。
(3)认真贯彻落实“依法兴渔,强化管理,公正严明,服务渔业”的指导方针,进一步强化渔政管理。同时,要加大水产养殖池塘改造力度,推进无公害养殖进程,并努力争取相关上级有关部门的资金扶持,大力开发休闲观光渔业。
(4)加强宏观调控,充分、合理、科学地开发水域生产力,并健全完善渔业环境监测、病害防治、质量监测和技术推广等保障体系,全面推进以养殖证为核心的养殖业管理制度,进一步稳定水域养殖使用权和承包经营权,使水域开发进入一个有序、有度的良性轨道。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